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

随着贝多芬在维也纳名气的增加,找他学琴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贝多芬收学生从来不论门户的高低。一次,一位伯爵带着他的儿子访问贝多芬,提出要贝多芬收他的儿子做学生。这位伯爵说他可以帮贝多芬搞到一大笔津贴,作为对教他儿子学琴的报酬。

贝多芬看了看那位伯爵的儿子,说:“你先弹一段琴让我听一下,”于是那位公子坐在钢琴边弹了一段协奏曲。乐曲弹奏得很糟糕,那位公子双手很机械,似乎手指的灵活度不高。于是贝多芬对那位伯爵说:“伯爵大人,您的公子可能更适合于骑马打猎一类的活动,他不适合于搞音乐,我不能收他做学生。”那位伯爵再三请求,贝多芬就是坚决不收。

但是,他对另一个学生就不一样了。后来著名的钢琴教育家卡尔·车尔尼,就是贝多芬的学生,他拟出的教程成了今天音乐院校钢琴系学生的必修课。他的父亲是一个小职员,家境贫寒,但贝多芬似乎就没有考虑这些。若干年后,车尔尼仍然记得和父亲初次会见贝多芬的情形。

那一天,车尔尼和父亲离开家,到了贝多芬的住处。他们像登塔似的爬上了五层楼,敲门后,有位很邋遢的仆人打开门,问他们有什么事。仆人通报了贝多芬后,就领着他们进了屋。车尔尼的心情既兴奋又惶恐不安,渴望见到他仰慕的大师。

他们走进的是间普通的房子,到处是乱丢的纸张和衣服,屋里仅有几只箱子,显得空荡荡的,大钢琴旁边惟一的一把椅子还歪歪斜斜的,似乎一压就倒。只有钢琴是名牌,骄傲地立在那里。层里聚了许多人,其中还包括贝多芬的一位兄弟,他刚来维也纳没多久。

他看见贝多芬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短夹克上衣,漆黑的头发竖立在头上,先示意他弹一段乐曲,于是车尔尼开始演奏曲子。他先弹了莫扎特的一首协奏曲,由于胆怯,弹得不十分流畅,但还是引起了贝多芬的注意。他走到车尔尼旁边,用左手弹了乐曲中的一段。车尔尼发现贝多芬的手指指尖特别宽大。车尔尼看到贝多芬比较满意的表情后,更增加了自己的信心,于是又弹了一首贝多芬刚发表不久的奏鸣曲。

等他弹奏完后,贝多芬对他的父亲说:“这孩子很有音乐天赋,我一定教他,收他做我的学生,一星期可以来我这里几次。如果您的家庭不富裕,我就免费教他。在进入学习之前,先给他找一本巴赫的有关钢琴弹奏的书,下次将书一并带来。”

就这样,车尔尼在贝多芬的门下开始学习弹奏钢琴。

在收车尔尼做学生后没多久,贝多芬又收了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叫里斯,不算很有天分,但他的父母亲曾在贝多芬一家很困难的时候,给过许多帮助。因此贝多芬收下了他,并且对他格外关注。

每当贝多芬给里斯上课的时候,总是表现得特别耐心,有时候允许里斯重复弹奏10次甚至更多的次数。有一次,在弹奏贝多芬的一首乐曲时,反复练习了17次,尽管里斯自己觉得已弹得很好了,但贝多芬仍然不满意。一堂课有时要延长一两个小时。要是里斯弹错了或是少弹了一个乐句,贝多芬不说什么,但如果把强弱等音乐的特点弹错,贝多芬就很生气。因为他认为,这是音乐最关键的地方,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随着贝多芬名声的增高,攻击贝多芬的人也增多了。一些守旧派开始发表文章,甚至在公开场合诋毁贝多芬。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

“显然贝多芬是在走一条自己的路,但这是一条充满艰险的路,他表现的是深奥,深奥,还是深奥!没有一点自然的东西,缺乏旋律和歌唱性,如果仔细地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不过是一堆没有经过编织的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原始材料的堆砌而已。这种可怕的重重困难,使你最终无法忍耐并丧失所有的快感。”

面对众多的刁难和攻击,贝多芬一般不予理睬,有时实在忍不住气,也进行回击。在一封写给《大众音乐杂志》的信中,贝多芬写道:

“奉劝你们的评论员们,应当更加谨慎和明智一些,特别是对待年轻的作曲家们,不要过于刻薄。至于我自己,决不认为我已完美无缺而不应受到批评,但是你们的评论员大喊大叫地对我指责。起初我感到十分委屈,渐渐地却显得很平静了,因为我发现我可以对自己说:‘他们对音乐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