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爱人
永恒爱人
贝多芬一生都没有结婚。他一生都在幻想和追求一种理想的爱,然而在现实中,与他交往的女性,都或多或少地与他这种理想的标准有差距。因而他宁可生活在理想的爱情幻影中,也不愿向世俗做出让步。
有一次他的学生里斯问他:“老师,您为什么不成家呢?难道您身边的这些女孩都不值得您爱吗?”
贝多芬笑着说:“啊,不,不是这样,她们都很可爱,但我是一个习惯了独身生活的人,我更乐意追求一种精神上能使我满足的美。”
里斯说:“就像《费德里奥》中所描写的那样吗?”“是的,”贝多芬说:“那是我惟一一部刻画我理想中爱人的作品,只可惜这部作品不能为世人所接受,也许时间会作出公正的评价。”
《费德里奥》是贝多芬一生惟一写的一部大规模的歌剧,虽然他后来多次打算再写一部歌剧,但都没有完成。这部歌剧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布伊的剧本《伉俪情深》,描写一位胆略过人的女英雄扮男装去救她丈夫的故事。
歌剧写完后,演出却遇到了麻烦,原因是拿破仑的军队攻下了维也纳。动荡与不安笼罩着维也纳,来看演出的人很少。歌剧进行排练之后,发现许多地方都有问题。贝多芬心情沮丧,这时,有位亲王邀请贝多芬去看演出这部歌剧,于是贝多芬就去了。
进了亲王的音乐厅,看见厅内装饰着许多漂亮的蜡烛和厚厚的丝绸帷幔,四周的墙上挂着彩色绚丽的油画,这表明亲王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亲王的夫人已年迈,面色苍白地坐在贝多芬的对面,贝多芬则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看着他那部不走运的歌剧乐谱。
等到所有的歌剧都演完了,大家看了看表,然后围住了贝多芬,建议他删去一些无关紧要的片断,但是贝多芬却坚决不肯。排练了多次后,亲王夫人又说起了删改的事,贝多芬闷闷不乐地说:“您别提这样的话题,夫人,一个音符也不能改。”
“可是如果这样,您的大作就会被人误解,遭人诋毁,您乐意吗?”
贝多芬说:“亲王夫人,有了您的赞许就足够了,我可以不让这部作品面世。”
亲王夫人忽然激动起来,她半跑半抱着贝多芬,喊道:“贝多芬,您是个天才,您的作品不能就这样毁了,您不能拿自己开玩笑。您的心灵的上帝不会答应,贝多芬,您一定得改,为了我,为了您惟一的朋友,一定要改!”
面对这位面色苍白、神情激动的夫人,贝多芬抬起头,感动得流下泪来。他哭泣着说:“我同意,我一定改,为了您!”说完,他恭恭敬敬地把亲王夫人扶了起来,大家都感动得欢呼起来。
歌剧修改后,在维也纳皇家剧院上演,但此时贝多芬又和剧院的经理发生了争执。剧院经理说:“给你的报酬已经不少了,因为票房的收入不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贝多芬问。“前排的座位和包厢已经被人们占据了,他们是为了看莫扎特的演出。您知道,莫扎特的音乐为大众所接受,而您的音乐只是少数有教养的人才关注。”贝多芬生气地说:“我的音乐不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可是只有大众才能带来更多的钱!”
贝多芬感到忍无可忍,像受了很大的刺激似的,跳着说:“把我的乐谱拿来!”
那位经理让侍从把乐谱拿给贝多芬,然后以高傲的口吻说:“我相信,您镇定下来之后会认真考虑的。”
贝多芬愤怒地瞪着他,一把夺过乐谱撕得粉碎,然后扬长而去。就这样,这部歌剧暂时消失了,10年之后,才有人再重新提起。
贝多芬非常喜欢这部歌剧,因为剧中的女主人公的思想与形象很符合贝多芬理想的爱。那时候贝多芬正迷恋着少女约瑟芬。约瑟芬和她的姐姐特莱莎出身于匈牙利贵族之家,贝多芬教她们钢琴。没多久,贝多芬就迷上了妹妹约瑟芬。但过了不久,约瑟芬就和一位伯爵结了婚。婚后没多久,丈夫就死了,约瑟芬陷入了郁郁寡欢之中。贝多芬依然没有忘记她,主动接近她,贝多芬在给她的信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约瑟芬,你对我的吸引力是其他女性所没有的,正是你,整个的你,以独特的风度使我倾心于你,你吸引了我的全部感情……”
但是约瑟芬还是嫁给了别人,贝多芬又一度陷入了痛苦之中。这时,姐姐特莱莎走近了贝多芬,他们经常在一起畅谈艺术,相处得十分愉快。
贝多芬晚年的时候,有一位朋友来拜访他,当那位朋友走进贝多芬的房间时,无意中发现贝多芬正抱着特莱莎送给他的一幅肖像痛哭,并且大声地自言自语:“你这样的美,这样的伟大,和天使一样!”那位朋友没有打搅他,就默默地退出去了。
过了好久,那位朋友重又过来,推开门,见贝多芬正在弹钢琴,满面微笑,好像有什么高兴事似的。于是那位朋友对贝多芬说:“你的气色这么好,有什么高兴的事吗?”贝多芬抬头看着他说:“噢,当然,因为我的天使来访问过我了。”那位朋友禁不住暗暗地为贝多芬悲伤。
贝多芬和特莱莎最终也没有走到一起,特莱莎终身未嫁。贝多芬为她写了许多的艺术乐曲,其中很有名的是一首套曲《致远方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