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感伤
成功的感伤
1813年,为贝多芬制造助听器的发明家门采尔敲开了贝多芬的门。他一进门就说:“噢,亲爱的贝多芬,瞧瞧我的最新发明。”贝多芬抬头,看见他的仆人抱着一台庞大的机器。于是问:“发明家先生,这是什么设备?”门采尔说:“这是我最近发明的杰作——自动风琴。”
“是一种乐器?”贝多芬问。
“是的,它不仅是一种乐器,它简直就是一个乐队,它可以模仿许多乐器的声音。”
说着,门采尔让仆人把那台机器拿出来,安装好了,为贝多芬表演了一番。
这种乐器的声音出奇的高,以至于贝多芬不用助听器也能听到它的声音。
“这里面还有设计好的音乐,它可以自动演奏,您瞧。”说着门采尔又让他的乐器自动演奏起来。
“太有趣了,”贝多芬说:“虽然有点简陋,但还是使人感到很新鲜。”
门采尔说:“既然如此,您何不写一首乐曲,然后用这种乐器演奏呢?”
贝多芬沉吟不语,门采尔又说:“您知道,拿破仑刚被打败,这是个令人鼓舞的消息,大家都在快乐之中,但是没有什么好曲子来庆贺。您要是作一首庆贺胜利的乐曲,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贝多芬还是没有说话。门采尔看着他又说:“您知道这一次是英国人打败了拿破仑,如果您写了乐曲,肯定要去英国演出,这样您就有机会去伦敦了,而且还能使您的名声传遍整个欧洲。”
贝多芬说:“那我试试吧。”因为贝多芬很早就想去伦敦,却一直没有机会。没过多久,贝多芬就写出了《战争交响曲》。很快,这首乐曲就上演了。贝多芬自认为这首乐曲是一首空虚肤浅的应时之作,是他的一首平庸的作品。然而使他啼笑皆非的是,这首乐曲为他带来了空前的声誉,所有的人,包括过去持不同意见者,一致宣布他享有桂冠的声誉。演出的阵容令人吃惊:皇家乐队的队长任乐队指挥,最卓越的小提琴演奏小提琴,莫扎特的高徒敲着小鼓,就连打铙钹的也是很有名的人物,贝多芬亲任总指挥。
演出开始了。贝多芬用各种体态先向队员们表示感谢,在乐曲强有力的地方,他用力挥动胳臂,乐曲柔弱的地方。他把身子蜷缩得越来越低,乐曲由弱渐强时,他便渐渐起立身体,有时他不知不觉地喊出声来。
他的所有动作都表明,好像他的肢体拥有无数的音乐细胞。《战争交响曲》演出盛况空前,这部乐曲华丽、热闹的外表,征服了那些浅薄的贵族听众,乐队不得不重奏一遍以飨听众。这次演出,给贝多芬带来了很多经济收入,但是贝多芬却很失望。他的性格变得乖戾,常使人摸不着头脑。而且他在公开场合也很少弹钢琴了。
贝多芬的好朋友大公爵去世之后,他写了一首乐曲准备公演,来纪念这位好友。贝多芬和一些朋友进行排练。由于钢琴太旧,音调都不太准确,但是贝多芬却毫无反应,因为他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因此也很难和乐队的人配合默契。由于耳聋,当他弹到强处时,猛击琴键使琴发出刺耳的响声,到弱处时,他弹得太柔,许多细节都听不清楚。这使贝多芬神情忧郁,此后,他很少在别人面前弹琴了。
1814年,贝多芬消失了10年之久的歌剧《费德里奥》重新上演,剧院建议修改一下剧本,贝多芬很痛快地答应了。修改工作使贝多芬又沉浸在艺术的气息之中,有时候一连好几个小时在钢琴上即兴创作。
这一次的公演还算成功,最使人不能忘怀的是几年后的一次公演,贝多芬又一次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他的歌剧《费德里奥》,由于听力糟得很,根本无法与乐队合作。还好,大家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乐队的成员们都不去看他的指挥棒,而是盯着站在他身后的乐队队长,他是乐队真正的指挥,这样是为了尊敬这位伟大的作曲家。
贝多芬在乐队面前,神情沮丧,他迷惑地看着乐队队员,充满激情地挥动着指挥棒,他什么也听不见,只是觉得应该弱的地方,就把头低下,身体收缩起来,觉得需要强的地方,他便以奇特的姿势跳起来,他的动作经常出人意料,仿佛在演木偶戏一般。在他的指挥棒的挥动之下,歌唱家和乐队都被抛在了一边,大家陷入了极大的混乱,都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又不忍心告诉这位伟大的作曲家。
贝多芬似乎感到了混乱,他不安地站在指挥台上,左顾右盼地看着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赶忙让他的秘书在笔记本上写字,他的秘书写道:“请不要再继续指挥了,详情回家再说。”贝多芬一看跳了起来,说:“走,快走。”于是他一口气跑回家,一头栽在沙发上,一动也不动。直到吃饭了,他仍然神情忧郁,一句话也不说。
这部歌剧的演出还是很成功的,大家都非常敬重这位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推举贝多芬为《音乐之友》协会的荣誉会员,他也被授予了维也纳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
这时,贝多芬的资助者有的去世了,有的离开了维也纳。贝多芬的经济又一度发生危机,就不得不经常和出版商打交道,以此来获得一些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