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对话论》简介
《教育管理对话论》这本书是由安世遨创作的,《教育管理对话论》共有63章节
1
自 序
前作《对话管理——大学生管理新范式》于2010年7月出版以来,形成了较好的学术影响,获得了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
2
目录
目 录 自 序 导论 对话与教育管理新范式 第一章 解读“对话”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对话理论与思想 二、对话的意蕴 第二章 对话:我国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
3
导论 对话与教育管理新范式
对话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日常生活语言交谈现象,似乎是人人熟知的。就是这么一个常见而普遍的概念,在今天却具有异乎寻常的深刻意蕴,然而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就连在...
4
第一章 解读“对话”
不同的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对话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梳理这些思想成果,分析、归纳和解读对话的意蕴,成为本书的前提假设和理论基础。...
5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对话理论与思想
1.马丁·布伯的“我—你”相遇对话哲学论 马丁·布伯是现代德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由于其学说对于20世纪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大英百科全书》马丁·...
6
二、对话的意蕴
(3)“之间”的领域 布伯认为,在我与你相遇的狭窄的山脊上,存在一个“之间”的领域。“之间”只存在于我与你的关联中,是存在者相遇的共同领域。“之间”既不是单独地...
7
第二章 对话:我国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之道
不少科学家和思想家都认为,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指出,“科学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活动”[1]。英国科学家波普尔也说,“科学始于问题……科学家面对自...
8
一、独白:我国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解析
...
9
二、走向对话:我国教育管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一、独白:我国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解析 独白,原本属戏剧术语,指剧中角色独自一人所说的台词。[4]这里主要指教育管理各方特别是教育管理者与对象之间“各自说话”“各自...
10
第三章 对话之于教育管理的范式意义
对话不仅是我国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且对于教育管理具有普遍的范式意义。对话进入教育管理将导致教育管理的范式变革,一种新的对话教育管理范式应运而生。...
11
一、对话作为一种范式
说对话对于教育管理具有范式意义,首先对话本身要能成为一种范式。对话作为一种范式,需要从对话的本性及其与范式的内在关联说起。 1.何谓范式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
12
二、对话与教育管理的契合
(2)范式作为精神工具 库恩所举的科学历史上的范式,比如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等,都是重大的科学理论,都表现出一定的世界观和方...
13
三、对话教育管理范式
(3)范式作为实用工具 “范式就是共同的范例”。[7]范式的独特作用只有通过范例的实际应用才能显现出来,范式作为精神工具也只有通过其实用工具的具体作用来实现。“...
14
上篇 对话教育管理的内在逻辑
对话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新范式有其内在的逻辑,这些逻辑体现在教育之对话本真、知识观的嬗变引发教育管理变革、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困境与超越和教育管理范式走向对话的历史趋势...
15
第一章 教育之对话本真
无论从教育之源头,还是从教育存在的基本样式看,教育之本真是对话。教育之对话本真是对教育内在结构与关系的新发现,确立了教育内在的对话逻辑与规律,是对话教育管理范式...
16
一、本真、本质与教育存在
所谓本真,就是指事物的原生状态、真实情况和本来面目。与本真相对的是“异象”,即事物的各种异在外相或表象,就是事物本真的各种变异状况和情形。本真是事物的本原性存在...
17
二、对话:教育之本真存在方式
1.教育对话本真探源:古典教育之对话范本 公元前8世纪到前2世纪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突变期,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一时期都大师辈出、学派蜂起。这一时期产生了大批...
18
三、确立教育对话本真之意义
在教育方法上,孔子坚持启发式教育,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对此,朱熹注曰,“愤者...
19
第二章 知识观的嬗变与教育管理变革
知识、教育与教育管理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教育管理是基于知识的管理,知识观的转变必然导致教育管理的变革。与后现代知识观转变相对应的是一种后现代多元化教育管理,这种...
20
一、建构教育管理的知识维度
1.知识与教育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知识就是主体在与外部世界(包括其他主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获得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就是认识,是人们在适应环境...
21
二、知识观的嬗变历程
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必须传播、发展和创造知识。一方面,通过教育使人们掌握他人和前人的知识,使知识无论在历史进程中还是在横向境域内都得以传承、传播和应用、推广;另一...
22
三、知识观的转变要求教育管理变革
教育管理要实现教育的目标,而知识建构是教育的基础性目标。教育管理只有奠基于知识,才能确保教育管理的教育学品性。首先,教育管理是依靠知识的管理。黄志成教授认为,教...
23
第三章 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困境与超越
主体性教育管理是建基于主体性思想之上的一种教育管理形态,它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普遍特征和主要形态。主体性教育管理存在着内在的困境,超越这一困境的路径在于从主体性进到...
24
一、何谓主体性教育管理
所谓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相对客体(包括自然和作为客体的人)而言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占有、控制和改造等方面的特征和性质。马克思曾说:“主体是人...
25
二、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内在困境
主体性观念是现代性的根基,主体性问题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主题。主体性理论在张扬人的主体性,把人从宗教桎梏中解救出来的同时,又树立了一个绝对精神的权威,陷入自身的困...
26
三、主体间性:主体性教育管理的超越之路
1.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内蕴与超越 主体性是指主体相对于客体(包括自然和作为客体的人)而言时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占有等方面的性质和特征,而主体间...
27
第四章 教育管理范式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管理范式是教育管理的一种理论模型和实践范例,是从教育管理理论到实践的一套系统的整合机制和样式。教育管理范式的历史发展经历了教育管理科学范式、人本范式和多元范...
28
一、教育管理科学范式
教育管理科学范式就是在科学理性思维指引下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管理范式。这一范式起始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历经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而形成于西蒙的...
29
二、教育管理人本范式
...
30
三、教育管理多元范式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与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微观生产领域和作业方法不同,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的管理理论着重于从宏观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