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孝经》——“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

《孝经》——“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孝经》——“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孔子说:“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做了系统的规定。《孝经》在封建社会中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孝经》是最早传入日本的儒家经典之一。在中国伦理思想中,《孝经》首次将孝亲与忠

《孝经》——“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

孝经》——“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

孔子说:“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孝经》提出忠孝一体、以孝治天下的主张,提醒后世帝王要以父子之谊对待大臣,坚持君臣一体,使臣民百姓心悦诚服。

孔子说:“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孔子的主张反映在《春秋》,人伦思想体现在《孝经》,由此可见《孝经》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由《孝经》集中阐述的孝道,对于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已经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在儒家十三经中,《孝经》是较为古老的一部。西汉初年,“《论语》、《孝经》皆置博士”,在大学里设专科教授,已广泛流传并受到推崇。

关于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颇有争议。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有人怀疑是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孝经》中有多处袭用《左传》、《荀子》、《孟子》的痕迹,而最早引用《孝经》的文献是《吕氏春秋》,所以它应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达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孝经》是儒家的一部伦理学著作,是一部论述封建孝道、孝治和宗法思想的著作,全文不足1800字,分18章,是十三经中最短的一篇。它继承西周尤其是儒家提倡孝德的传统,不仅把“孝”看作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而且把“孝”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孝经》以“孝”为中心,集中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第一章假托孔子表明“孝”在各种道德中的地位,认为“孝”是先王的至德、要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并且把“孝”提到了“天经地义”的高度,“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天地之间以人为最贵,而人的行为最高尚的莫过于“孝”,即使是圣人,他的人伦美德之中,也不会有加在孝德之上的。“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因此,“孝”统率各种品德,是伦理道德规范中的至高至上者,“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应该受到惩罚。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做了系统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身体发肤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它们还属于父母,并非己有,不能随便损坏,这是孝的开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是孝的终结。“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事亲、忠君都是为了留名后世,显耀父母。

《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概括了先秦儒家关于孝和忠关系的理论,把“事君尽忠”归纳到孝的范围内,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子如同君臣,事亲就能事君,“以孝事君则忠”,而“忠可移其君”,这样忠孝一体。因此,孝不仅是家庭成员对家庭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人们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履行的责任。

《孝经》还进一步把孝等级化,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对不同等级的人,孝的内涵和要求不同,只有恪守其位,各尽其道,做到“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才能“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达到先王“以顺天下”的目的。其中,着重强调的是“天子之孝”,并推衍出“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其实质是使天下都心悦诚服地服从统治者,统治者以孝教化民众。

在十三经中,《孝经》是惟一一部在成书之初就以“经”来命名的,它宣扬孝道,倡导“以孝治天下”,适应了君主统治的需要,因此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和尊崇。梁武帝、唐玄宗、顺治、雍正等都亲自参与对《孝经》的注疏。《孝经》在封建社会中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两千多年来,“孝”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评判人德行的标准,对人们的生活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孝经》把封建道德规范与封建法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助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

《孝经注疏·解》说:“《孝经》者,百行之宗,五教之要。自昔孔子述作,垂范将来,奥旨微言,已备解乎《注疏》。”

《孝经》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日本小说《栖山节奏》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在古代的日本有一种陋俗,由于穷困,人们总是将老人背到远处的丛林中弃而不顾。一次,儿子背老妈上山去丢掉,儿子一边走,老妈一边扔树枝,儿子问老妈干什么,老妈说怕你等会儿回家找不到路,扔下树枝给你作记号,后来儿子终于翻然悔悟……

《孝经》是最早传入日本的儒家经典之一。作为中国的蒙学读物、官方大力倡导推行的儒家经典,《孝经》在日本的广泛传播显示了儒教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德川时代(1604年~1867年)是汉学空前兴盛的时代,《孝经》被大量翻刻,广泛流传,被各藩学校普遍用作教科书。《孝经》在日本的传播是文明之风的熏陶,是礼仪之光的普照,是先进思想雨露的滋润。

《孝经》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管理者有很多有益的启发,首先,它提出忠孝一体的观念,认为忠是孝的扩大和发展;其次,它提出以孝治天下的主张,提醒后世帝王要以父子之谊对待大臣,坚持君臣一体,使臣民百姓心悦诚服。

第一,“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

《孝经》全书以“孝”为中心,集中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在中国伦理思想中,《孝经》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

中国传统社会一向重视家庭的组织功能,“家国”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家”为“国”之本,认为家庭道德是国家治安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根本。因此,《大学》中提出“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的观点,意思是,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长官,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在家庭内部,一个男人扮演着丈夫、儿子和父亲等多种角色,而公司也是一个与家庭类似的社会组织,个人身上承载着上司、下属等多种身份。领导者要考察和识别一个人是否待人友善、具备团队意识,是否临危不惧、敢于承担责任,是否兢兢业业、对公司负责,完全可以从家庭关系中找到答案。一个对父母不孝顺、对妻子不关心、对儿女不爱护的人,很难在一个公司里忠诚地工作、与他人团结合作。因此,管理者通过家庭关系识别人才,可以真正了解对方,避免用人失误。

识别人才是一门大学问,组织领导者只有准确把握对方的性格、优缺点与心理特征,才能恰如其分地使用人才,发挥其工作潜能。但是人们在不同场合通常表现出迥异的言行,其中既有交际工作的需要,也有人性复杂多变的诱因。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领导人科学、有效地识别人才的难度。

原日本西武铁道集团公司董事长堤义明曾经表示,自己在提升一个职员出任高级经理的时候,必须先见见他的老婆,如果把一个经理晋升为公司董事,就得连家里的孩子都叫出来见一见。

在公司里面,员工出于各种原因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和缺点,表现出领导所期待的优秀品质;而在家庭生活中,他们往往会彻底放松自我,人性的种种特征都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所以,堤义明通过与员工家属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家庭关系这种最基础最常见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下属,就能从日常小事中发现员工真实的个人品质。

《孝经》中认为,忠孝一体,“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父母,才有可能对组织负责;如果为人廉洁,才能在组织里公正地做事,不接受贿赂;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家庭内部矛盾,才会建立与其他组织成员的良好关系。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家庭和公司是个人活动的两个重要场地,而公司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如果一个骄傲自大又看不起同事的人担任高层职员,首先会妨碍正常业务的运作,而随时可能爆发的内部分裂更严重威胁着公司的发展。所以,通过与员工家属交流和沟通,了解对方真实的个性与心理特质,从家庭关系来鉴别人才,才能做到科学、合理。

第二,以孝治天下

《孝经·天子章第二》中明确提出,天子之“孝”要“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要把亲爱恭敬的诚心尽到自己父母的身上,身教之德普及到百姓身上,外人看见了,也要摹仿实行,争相取法。《孝经》中提倡天子要以孝治天下,要以父子之谊对待大臣,君臣一体,要对百姓施行德政。

康熙曾经以父子之谊对待大臣,在京设立南书房,网罗了一批知识分子,侍奉左右,询问国事,探究学问,以备顾问之选。以父子之谊对待大臣是康熙对待汉人臣子的一种策略。

就当年治理黄河的事件来看,经过十多年开浚下河的实践,康熙逐渐认识到自己过去坚持开浚下河是错误的,而靳辅以地势低洼反对开浚则是完全正确的。明白这一点,康熙对大学士说:“下河入海之处,朕虽未及亲览,但常听人说,盐城一带地势极低,海水反高,建闸无益。”至十二月,康熙又对大学士说:“曾命凯音布、孙在丰、于成龙、王新命等专司开浚。伊等俱奏工程告竣,民生大蒙利益,载在册籍,存部可考。由今观之,水势并未消减,田亩并未调出,所谓有益民生者何在?”康熙能够正确对待众臣,正确对待自己,为朝野人士所瞩目。这在历代皇帝中实属少见。对于管理者来说,服人之心才是长远之计。

康熙的这种以父子之谊对待大臣,坚持君臣一体的统治风格,就是他独特的“以孝治天下”谋略。从古至今,君臣关系很难处理,因此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宽厚仁爱,以礼待臣,以孝治天下,宽严相济,恩威并举,这正是康熙驾驭群臣、统治民众哲学的体现,看似平常,实际暗藏奥妙。

从管理的角度看,现代的企业犹如古代的国家,古代的天子就是现代的董事长。他们都身处最高位,岗位职责要求他们要博爱,要求他们要以人为本。他们的做法会被其他管理人员效法,被百姓和员工效法,成为国家的文化传统或企业文化

天子的孝道是用爱敬的心,侍奉到双亲身上,这样的德行会很快影响到百姓,从而为整个国家树立了典型,这就是天子的“孝”。董事长在家里感谢双亲的养育,用爱敬之心对待双亲;在公司感激员工的努力,用爱敬之心对待员工,这就为管理层树立了榜样,久而久之,家庭和睦,公司和谐。这是董事长的职责,也是董事长的“孝”。

以“孝”治天下,管理者尤其要树立这样的道德准则,用道德的力量来服人。企业高层在尽到自己本分的同时,还要以员工为本、以客户为本、以消费者为本,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们的支持,这样才能在企业中培养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而长治久安。

《孝经》中的管理智慧

原典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译文]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

原典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译文]人的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的,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有独立人格,做事合乎正道,为后人所景仰,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是孝道的完成。孝道开始于事奉双亲,中年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结束于检查自己的人格道德。

原典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孝经·天子章第二》

[译文]亲爱自己的父母,就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恭敬自己的父母,就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丝怠慢。把亲爱恭敬的诚心尽到自己父母的身上,身教之德普及到百姓身上,外人看见了就要摹仿实行。这是天子的孝道。

原典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孝经·诸侯章第三》

[译文]位置在上,但能谦恭下士;地位虽高,但没有危殆不安;有计划地管制,有预算地节约,并且照着既定的方针,谨慎度用;富有却不表现出来。地位很高,没有丝毫的危殆,就能长期保持他的爵位。财物充裕,运用恰当,就能长久保持他的富有。能长期保持财富和地位,不让富贵离开他的身子,那他就会保有社稷,使民众和悦相处。这是诸侯的孝道。

原典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孝经·诸侯章第三》(www.daowen.com)

[译文]《诗经》说:“常常要警戒畏惧,就像踏进了深渊,又像踩在薄冰之上。”

原典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孝经·士章第五》

[译文]把爱敬父亲的心移来爱母亲,亲爱的心思是一样的;把爱敬父亲的心,移来敬长官,恭敬的态度是一样的。所以对母亲偏重爱,对长官偏重敬,爱敬并重是对父亲。以事亲之道侍奉长官,便是忠;以恭敬服从的态度对待地位较高、年龄较大的长者,便是顺。忠顺都顾及到,然后用以事奉长官,那么他的爵位、俸禄就可以巩固,光宗耀祖的祭祀也可以保持久远。这是士的孝道。

原典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庶人章第六》

[译文]会利用四时的气候来耕耘收获,会分辨土地的性质来种植庄稼,谨慎地保重自己的身体,节约用度,赡养父母,这是庶人的孝道。

原典

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孝经·孝治章第八》

[译文]过去的明哲圣王用孝治理天下的时候,不敢对附属国派来的使臣失礼忘敬,何况公、侯、伯、子、男呢?因此万国的诸侯都对他欣然服从,远近朝贡,照这样来侍奉其先王。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连鳏夫寡妇都不敢加以侮慢,何况一般的士民呢?因此,就能得到全国百姓的欢心,照这样来侍奉其先君。古代善于治家的人,不敢对妾和仆佣失礼,更何况自己的妻和子呢?因此能够得到大家的欢心,照这样来对待他的亲人。父母活着的时候,可安心享受儿女的孝顺,去世以后可以欢欣地享用儿女的祭礼。照这样治理,国家就会和睦平静,灾害不会产生,祸乱不会兴起。明德圣王以孝治天下就是这样的。

原典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经·圣治章第九》

[译文]天地之性,惟人为最贵。人的行为再没有比孝更大的德行了。

原典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

——《孝经·圣治章第九》

[译文]天下做父亲的,一定爱他们的儿子,天下做儿子的,一定爱他们的父亲,父子之爱,是天生的,其中含有敬意,也是君臣之义。

原典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孝经·圣治章第九》

[译文]有道德的君子,却不是那样的作法,讲话必定思量可以使人称道,行事必定思量可以使人快慰,德行和义理必定为人尊敬,所做的事必定可以为人取法,容貌举止必定可以学习,进退合乎礼义,可为法度。照这样来驾驭百姓,老百姓就会畏服他,爱敬他,并以他为模范而仿效实行。所以能够完成其德教,推行其政令。

原典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译文]有孝心的子女孝敬父母,在平常无事的时候当尽其敬谨之心,在奉养的时候当尽其和乐之心,在父母有病时要尽其忧虑之情,父母病故时要有哀痛之心,祭祀时要尽其庄重之心。具备这五项孝道,就能奉养他们的双亲了。为子女的要孝敬父母,官位高而不骄傲自大,地位低下而没有悖乱不法的行为,鄙俗而不争斗。官位高而骄傲自大,就会有危亡之祸;地位低而悖乱不法,就会受到刑罚的处分;在鄙俗的群众中与人斗争,就会有凶险的祸害。若不戒除以上三项逆行,即使每天用三牲的肉来养活他的父母,也不是孝子。

原典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孝经·五刑章第十一》

[译文]国家的刑律有三千条文,没有比不孝更大的罪。

原典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

[译文]教民相亲相爱,没有比孝更好的了。教民恭敬和顺,没有比悌更好的了。要想改变社会习俗,没有比乐更好的了。要想安定长官的身心,治理一国的民众,没有比礼法更好的了。

原典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

[译文]以孝教民,就等于敬天下所有作为父亲的人。以悌教民,就等于敬天下所有为人兄的人。以为臣的道理教人,那就等于敬天下所有作长官的人。

原典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译文]君子能孝亲,就可将爱敬之诚移来侍奉君王。能敬兄,就可将和悦态度移来侍奉长者。居家过日子能有条有理,治家本领可移来处理公务。所以说,一个人的行为,能成功于家庭之内,就可以替国家办事,忠孝之名将永远留传于后世。

原典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

[译文]上古的圣明之君侍奉父亲孝顺,因此能够明了天的旨意;侍奉母亲孝顺,就能够得到地的教诲;宗族长幼都顺从礼,那么大小官员和老百姓都被感化而能自治。

原典

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孝经·事君章第十七》

[译文]君子事奉长辈,受重用就时刻思虑以尽其忠诚之心,不受重用就必定殚思竭虑来弥补过错。有了美好的德行和善事就鼓励,使民众乐意服从。如果有了不妥之处,就预先匡正。这样就会君臣同德,上下一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