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夏巨龙:和平崛起的中国发展之路

华夏巨龙:和平崛起的中国发展之路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中国的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孟加拉国境内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在孟加拉湾汇合入海;澜沧江进入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后称为湄公河,是东南亚各国的生命河,怒江流入缅甸后称为萨尔温江;独龙江流入缅甸后合并为伊洛瓦底江。黄土高原总面积达64万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华夏巨龙:和平崛起的中国发展之路

关键字:文化、和平。

简介: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连绵文化的文明古国,从秦朝开始已经逐步走向海外,明朝时更是拥有了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和船队。郑和七次下西洋,在欧洲大航海之前就到达了西亚和非洲,建立了商贸往来。但明朝政府后期实行了错误的“禁海”政策,直至清朝时仍然闭关锁国,而此时西方列强的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始。对海洋的战略眼光前瞻不足,导致中国开始落后,并从鸦片战争开始遭受了100多年的屈辱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开始了7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重回世界强国之列。但文化基因和近代遭受屈辱的经历让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并创新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排世界第三位;领海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管理海域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拥有海岸线约3.2万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拥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千米,从东北到东南,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东部从北向南则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是周边环境最复杂、接壤最多的国家。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自西而东构成三级阶梯:西部由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组成第一级阶梯。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世界最高的10座山峰全部在喜马拉雅山脉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以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则组成第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世界影响巨大,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雄伟的山脉和高原阻挡了风向,改变了地球的大气环流,使青藏高原不仅是“世界屋脊”,还成了“亚洲水塔”。亚洲的主要大河都发源于此,以“世界屋脊”为高地,向四方径流入海,包括中国的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印度的恒河,以及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等。其中,中国的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孟加拉国境内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在孟加拉湾汇合入海;澜沧江进入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后称为湄公河,是东南亚各国的生命河,怒江流入缅甸后称为萨尔温江;独龙江流入缅甸后合并为伊洛瓦底江。“世界屋脊”为亚洲超过32亿人提供了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命起源、文明发源的重要根源。

我国自然条件独特,除了独一无二的青藏高原外,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土高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总面积达64万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大部分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有利于耕作和农业发展,是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础。清澈泉水汇成的卡日曲经过黄土高原以后变成黄河,向东注入黄海。可以说,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泛滥的黄河,也没有富饶的黄海。没有耕作条件丰富的黄土高原和下游土壤肥沃的黄泛区,也不会有以“黄河文明”“农耕社会”为核心的中华文明。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拥有各种地貌。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除喜马拉雅山之外,还有天山昆仑山、太行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武夷山、阿尔泰山、阴山、台湾山脉、巫山和横断山等山脉,高原则拥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大高原,盆地拥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四大盆地,平原则拥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水系包括黄河、长江、淮河、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澜沧江、珠江、黑龙江、海河、辽河、怒江、闽江、钱塘江、鸭绿江、图们江、汉江、湘江、赣江、疏勒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及京杭大运河、灵渠、里下河等运河。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300千米,排世界第三位。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千米,排世界第五位。京杭大运河长1794千米,是世界最长的运河。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冰川,是世界最高的大河,切穿喜马拉雅山脉后注入印度洋,形成“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达6009米,平均深度为2268米。

此外,我国还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青海湖、高邮湖、微山湖、呼伦湖、贝尔湖、博斯腾湖、纳木错、色林错、滇池、洱海、日月潭、洪湖西湖、千岛湖、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湖泊,其中,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被称为我国四大淡水湖,最大的咸水湖则是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千米。

我国岛屿众多,较大的岛屿和群岛包括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岛、平潭岛、东海岛、东山岛、金门岛、玉环岛、厦门岛、上川岛、洞头岛、钓鱼岛南澳岛涠洲岛、黑瞎子岛、黄岩岛及长山群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南日群岛、万山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澎湖列岛等,海域则主要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类型,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气候带,并且因为青藏高原而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青藏高原高寒气候。

不同的气候长年累月、昼夜不断地以风、雨、河、土为工具,雕刻和塑造了特色各异的地貌。其中,以广东丹霞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是以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以及各异的山石形成的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喀斯特地貌也称为岩溶地貌,最典型的是桂林山水昆明石林,典型形态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剑状、柱状、塔状的天生桥、地缝、天洞等;雅丹地貌则是风蚀地貌,在我国西部极干旱地区,一些湖底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沟槽,达数十米深和数百米长,雅丹地貌的典型代表是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和罗布泊的白龙堆。

千姿百态的地表下面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我国拥有超过170种矿产,其中,稀土、钨、钒、钛、钼和锑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铜、银、铅、锌、汞、锡、镍、石棉等储量居世界前列。

稀土号称“工业味精”,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是军事冶金、石化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我国储量一度占全球探明储量的70%以上,但由于部分企业缺乏国家安全意识,大量低价出口,导致我国稀土被国外疯狂囤积,目前我国稀土储量已经只占全球的23%。为此我国颁布《矿产资源法》,执行“稀土出口配额制度”,控制出口数量,提高出口价格,同时,自然资源部下达了硬性开采总量指标,以控制稀土的生产总量。

油气资源我国也较为丰富,但满足不了庞大的需求。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石油探明地质储量为398.77亿吨,全国累计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为14.92万亿立方米。为了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也减少排放,我国加入“巴黎协定”,积极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的同时也降低对“石油美元”的依赖。

我国的新能源包括核能、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潮汐能、波浪能、盐差能、温差能等,其中除核能和地热能外,都是可再生能源。目前的可再生能源中规模最大的还是水电。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水电在总电力供应中占16.53%,风电在总电力中占10.66%,核电占2.6%。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耕地、森林、淡水、海洋等资源的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居世界中游。为此,必须大力开发海洋领域资源,走向远海、深海甚至公海。截至2018年,我国海洋产值约8.6万亿元,具备了一定的海洋基础。

我国的海洋资源较为丰富,渤海和黄海都位于大陆架上,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东海的大陆架宽达200~600千米,南海大陆架宽200千米左右。东海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春晓气田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田,有7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2017年,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保持连续22天稳定开采,表明我国拥有了世界领先、独立自主的新能源开采技术,储量约等于800亿吨石油的“可燃冰”是未来我国新能源的支柱之一。

但目前我国的海洋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渔业、海运、滨海旅游、造船等占了绝大部分。我国的海洋渔业规模已经连续30多年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市场规模超过50%。我国的养殖业已经超过了捕捞业,保障了全球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大国责任。海洋运输业我国也名列世界第一位,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远洋船队,全球十大港口中的7个都在我国,排名第一的是上海港。我国的造船业历史悠久,从明朝郑和下西洋开始,中国就拥有世界最强的造船能力,虽然明朝和清朝的“禁海”政策极大地打击了造船产业,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造船能力提升很快,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家,世界前50名的船厂有26个在中国。中国的海洋盐业规模也在世界遥遥领先,是位居次席的美国的两倍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也从高速增长时期进入稳步的中高速增长时期。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从9.7%降低到目前的6.2%,但在世界GDP排名前50位的国家中增速依然可排第二,稍低于越南,稍高于印度。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约98.5万亿元人民币。由于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比重依然较高,第三产业比重为52.2%左右,第二产业比重为40.7%左右。而美、英、法这样的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高于70%甚至80%,制造业比重一般只有10%左右。

按照世界银行的预测,由于美国打破了原有的世界贸易格局,随后的两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6.1%和6.0%,在世界前20位的经济大国里依然排名第二,低于印度。

虽然中国在历史上并非传统的海洋国家,但近代中国在海洋产业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传统的几大海洋产业几乎全居世界首位,其中,海洋渔业、海洋盐业甚至可以领先第二名的一倍以上,造船业和海洋运输业依靠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庞大需求,在未来也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世界领先的地位,新兴的海洋风电、海洋化工海水淡化、海洋医药等产业也位居世界前列。

制造业占比高是我国实业兴邦的典型表现,作为“世界工厂”和“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拥有所有的制造业产品的制造能力,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制造业产值是美、日、德这些制造业大国的总和,产品在全球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高精尖领域的制造业能力并不突出,只在部分领域拥有领先地位。为此,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力求让目前的“量变”尽快催化“质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中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互联网创新能力、国际有效专利数量均得到明显提升,其中专利增长速度甚至达到美国的两倍多,移动支付便捷度远超西方发达国家。

支撑专利飞速增长的,是中国对科技教育的重视。根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的教育支出达到了32222亿元人民币,科学技术支出为8322亿元人民币,其中,仅中国科学院一家的年度开支就超过了480亿元人民币。

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全国拥有幼儿园儿童6500多万人(包括学前教育儿童),小学生超过1亿人,初中生超过4440万人,高中生超过3970万人,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779万人,在学研究生228万人,在学博士生36万人。此外,旨在提高全面素质的非学历高等教育人数达到4538万人次,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达5120万人。

庞大的人才基数为中国在科技上的追赶和超越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中国的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高级蓝领,支撑《中国制造2025》目标得以实现。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2019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进入了前30名,共有40所中国高校上榜。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教育距离世界顶级水平尚有差距,尤其是作为一个基因为“农业社会”的大陆国家,在海洋领域的科技水平远远和其国际地位不匹配。虽然也有“蛟龙号”“蓝鲸一号”“天鲲号”、港珠澳大桥等重大成就表明我国在深潜、造船、海洋建筑工程等领域已经全球领先,但在整体科研领域仍然差距较大。

地球和海洋学科全球前50名中没有中国的大学,全球顶尖的海洋研究机构里也没有中国科研机构入列,全球海洋学科排名前100名的大学,中国仅有中国海洋大学和厦门大学上榜,而美国有33个,英国有13个,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荷兰、加拿大、丹麦的入选数量也超过中国。这个结果充分说明我国海洋科技能力薄弱,和综合实力不匹配。

但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对海洋开发的重视,预计我国的海洋科技能力随着时间和人才的积累将迎来新的发展。在海洋学科的全球排名第100~200名之间,我国有15所学校入选,说明我国海洋领域虽然顶尖科技不多,但基础很扎实。

在其他领域,中国的科技实力较强。其中航空航天技术都已经位于世界前列,甚至部分领域全球领先。“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全球独一无二。2025年,“国际空间站”停用后,中国的“天宫”太空站将成为世界唯一的太空站。“北斗”系统是世界三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和美国“GPS”相比,交互性更加优越。(www.daowen.com)

虽然海洋领域的顶级科技尚有不足,但以海洋军工为根基的海洋制造业经过多年磨炼,已经成为世界最有科技实力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已经能够制造所有类型的船舶,包括民用的大型商轮、大型游轮、海上钻井平台、半潜船、挖泥船、科考船等,以及军事领域的航空母舰、大型驱逐舰、战略核潜艇、地效飞行器、补给舰、登陆舰等,并在很多造船领域拥有全球数一数二的能力,为我国海军实力的迅速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

根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六大军种,有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人员230万人,武警80万人,预备役100万人。虽然经过几次大裁军,但从人数上看,依然是世界第一。军费每年约200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

中国的六大军种中,陆军在历史上实力较强,但近年来我国主要努力补短板,武器装备上反而海军、空军较优。其中,空军已经拥有了最新的歼-20“威龙”战斗机,远胜于全球其他对手,足以和美国的F-22、俄罗斯的苏-57相抗衡,并且同时还在研发另外一款五代机歼-31“鹘鹰”战机。借助民航大飞机C919的技术积累以及对世界最大飞机安-225的技术引进,中国空军正在努力补齐远程战略轰炸机、大型运输机、空中加油机的短板。虽然目前最新的战略轰炸机轰-6N和空中加油机轰油-6基本上都是在从苏联引进的基础上改进的,但从五代战斗机歼-20、大型运输机运-20、武装直升机直-20开始,中国已经全面自主研发世界顶级军机。根据某军工企业的宣传,远程战略轰炸机轰-20已经在研发中,中国空军的整体水平虽然和美、俄还有一定差距,但已经超出其他国家很多。

和空军的脱胎换骨相似,中国海军也在大幅提高战斗力。1999年,中国购买了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经过自主改造后,改名“辽宁号”,2012年交付海军。在航母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积累了系统的航母设计和建造经验,自主设计和建造了首个国产航母“山东号”。“山东号”于2012年立项,2017年下水,在2019年12月17日入列。拥有双航母战斗群后,中国的水面舰队实力可排世界第二,已经不逊于航母问题不断的俄罗斯。“山东号”“辽宁号”和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将军号”一脉相承,排水量6万吨左右,但“山东号”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做了部分空间优化设计,战斗能力略有提高,不过单舰的载机量仍然不超过40架。“辽宁号”由于早期定位为训练舰,载机量更是只有30架左右。目前航母的舰载机主力是我国自主改造的歼-15“飞鲨”,战斗机较强,是世界仅有的两款重型舰载机之一。此外,2019年我国还下水了“075型”大型两栖攻击舰,排水量达到4万吨,其实际就是具有战车投放能力的直升机航母。

除了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在201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我国最新的“055型”驱逐舰首次亮相,标志着我国海军战力的进一步提高。“055型”驱逐舰单舰造价达到了60亿元,具备世界驱逐舰中的顶级战力,在驱逐舰战力排行中列第二,只有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可以略胜一筹。但“朱姆沃尔特级”和“海狼级”一样,造了3艘以后就停产了,而“055型”作为中国航母的护卫和可能的旗舰,预计中国将制造至少10艘。

水下部队一直是各国深藏不露的“杀手锏”。和水面部队无法隐藏、索性大大方方拿出来展示不同,潜艇尤其是战略核潜艇的最大威胁就是其隐蔽性,在任何国家都是绝对保密的王牌力量。根据各种资料,中国核潜艇水下排水量约1.3万吨左右,可以发射射程超过1.2万千米的“巨浪3”洲际导弹。由于采用了最新的耐压壳和无轴泵推技术,潜艇的静音效果大幅提升,最深可下潜到550米,足以和美、俄的最强潜艇角逐,构建中国“三位一体”的核威慑能力。中国还有最完备的船舶维修体系,拥有世界领先的半潜船、浮船坞、龙门吊等配套设施,并且引进、吸收、制造了世界最大的越海气垫船“野牛”,是地效飞行器的主要研制国家之一。

在海、空军大幅提升之前,作为联合国“五常”国家之一,中国的核打击能力主要集中在陆基平台。我国拥有最丰富的导弹家族,短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洲际导弹都有拳头产品,尤其以“东风”家族导弹最为知名。在2019年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展出了包括DF-41、DF-17、DF-100、DF-5、DF-31A等在内的最新导弹。其中,DF-41射程超过1.4万千米,能携带10个分弹头,末端速度达25马赫,和俄罗斯的“撒旦”一样,堪称末日杀手;DF-17是最新研发的可在大气层边缘做反弹轨迹飞行的“水漂弹”,几乎无法拦截;DF-100也叫“长剑”,是能够以4马赫高速飞行的巡航导弹、航母杀手;DF-5作为液体导弹,拥有极大的载弹量和射程;DF-31A则是老款改进,在导弹中预留了矢量发动机,虽然是弹道导弹,却可以中途改变线路,几乎无法拦截。

可以说,在中国的海军和空军大幅提升之前,中国主要靠陆基的“东风”家族和世界独有的氢弹保持着对国家核威胁的反击能力。氢弹和原子弹不同,其威力更大。但由于构造复杂,维护成本极高,俄罗斯、美国先后销毁了全部的氢弹。中国由于自主研发时无法获得国际技术,“氢弹之父”于敏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技术路径(“于敏构型”)研制氢弹,从而大幅降低了维护成本。除了“东风”家族,中国还有各种不同用途的导弹,包括防空系列的“红旗”和“海红旗”、空战格斗的“霹雳”、对付水面舰队的“鹰击”、海基战略核导弹“巨浪”、反坦克的“红箭”、舰载导弹“长剑”等,绝大部分都具备世界顶级性能。

因为施行“和平崛起”政策,我国并未在海外大量设立海军基地,目前仅在吉布提以护航补给为目的建设了一个海军基地,其他海域则借用该地属国的港口进行补给。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中国的海军也走出国门,驶向深蓝,成为保护国家商船利益的保护神。与此同时,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海运央企也分别在全球加强合作,融入当地的经济建设。仅招商局集团就拥有近400艘商船和50多个海外港口,为支持各国以“五通”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奉献。

面对美国的“亚洲再平衡”遏制,中国无法继续韬光养晦。针对美国不断在南海搞“自由航行宣言”式的挑衅行为,中国以惊人的填海造礁能力,短期内将原本只有数百平方米的永暑礁、美济礁和渚碧礁分别填造为面积为2.8平方千米、5.66平方千米、4.3平方千米的大型岛礁,改善驻岛守军的生活条件,并为海洋科研考察、渔业捕捞、应急救灾等需要提供服务。永暑、美济、渚碧三个“永不沉没的航母”构成铁三角,距离马六甲海峡只有1000多千米,中国海军可以随时保护这条海上生命线。

纵观历史文化,虽然中国也出现了秦、唐、元、明等影响世界的大帝国,但并没有侵略基因。除元朝时期领土向西北扩张较大外,其他时期甚少有侵略行为,这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文明基因的因素。从自然条件考虑,西部的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口密度极低,土地价值极低,投入大量军事资源以后,难以长期有效管理,是得不偿失的;东部和东南方向则隔着茫茫大海,日本等岛国天然具有屏障,对于不重视海洋的古代中华文明来说,自然也是天堑。

从文明基因来说,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和黄河泛滥的泥沙地,为“农耕文明”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根基。和“游牧文明”“航海文明”带有掠夺基因不同,“农耕文明”遵循“先耕作、后收获”的理念,讲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并不以武力掠夺他人资源为荣。

独特的历史文化使中华民族成为唯一延续5000年而不绝的文明,而历史上其他强大的帝国则不断重蹈“穷兵黩武、好战必亡”的宿命。在数千年的演变中,中华民族充分融合和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民族,为世界奉献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智慧,天安门城楼上的两条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充分体现了中国执政党和中国人民的美好意愿。

延绵不断的文明传承,为中国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瑰宝。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剧种,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其中最出名的是京剧,黄梅戏、川剧、豫剧也很受欢迎。中国涌现过数不胜数的思想家,形成了很多派别,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等,号称“诸子百家”,王阳明的“心学”、朱熹的“理学”也都有广泛流传。

文学上更是百花齐放,包括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四大名著”,世界最古老的文献《山海经》,古代必修课“四书五经”,军事书籍《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三十六计》,药学巨著《千金方》《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法医著作《洗冤录》,以及《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道德经》《唐诗三百首》《三字经》《菜根谭》《搜神记》《弟子规》《周易》等各种类别的无数部流传千年的巨著。

绘画和书法也留下了辉煌的成果。《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为代表的十大传世名画海内外闻名;书法更是中华特有,《兰亭序》《祭侄稿》《自叙帖》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中国文字的历史可上溯到3600年前的甲骨文。

中国还拥有数量众多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7项,包括敦煌莫高窟、长城、故宫、秦皇陵兵马俑、布达拉宫、孔府孔庙孔林、苏州园林、龙门石窟、京杭大运河等,每一项都堪称世界奇迹。

为了加强和国外的文化交流,我国和外国政府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截至2019年9月底,全球已有158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35所孔子学院和1134个孔子课堂。其中,亚洲有孔子学院127所,孔子课堂113个;非洲有孔子学院61所,孔子课堂44个;欧洲有孔子学院184所,孔子课堂323个;美洲有孔子学院143所,孔子课堂558个;大洋洲有孔子学院20所,孔子课堂96个。

与此同时,我国有超过60万的外国留学生,在外留学的我国学生总数也超过60万人,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紧。此外,中医也成了中国在海外的一张名片,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受益者,甚至在外国医院有专门的中医科。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14亿人口,人均寿命76.5岁,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人力资本指数0.67,世界排名靠前。其中,香港和澳门的人力资本指数分别为0.82和0.76,居世界前列。

中国在2020年消灭贫困现象的行为,被世界各国称为伟大的成就。中国的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7.2%已经急剧下降到2017年的3.1%,并将于2020年基本消灭贫困现象,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发生率也低于2%,在10年时间内减少了大约2.2亿贫困人口。而人口基数差不多的印度目前的贫困人口依然占20%左右,人力资本指数仅为0.44。

通过教育、产业扶持,提高人口素质,是中国提升劳动力价值、提高国家竞争力、扩大内需的有力手段。但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和计划生育的影响,中国也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比已经达到17.9%,为此,有消息称,中国人社部“将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综合考虑劳动力市场情况、社会的接受程度,根据不同群体现行退休年龄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稳妥推进延迟退休年龄问题”。

中国对外的政策一向是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不搞霸权、求同存异、和平崛起,主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亚投行”等国际或区域组织,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巴黎协定”、联合国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数千年来,中国一直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但由于一向重陆轻海,在部分时期甚至禁海锁国,最终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经历了100多年屈辱的历史,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才重新站立起来,经过70年艰苦奋斗,用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双手和头脑,重新让中华民族迈入世界强国之列。

但以往的挫折时刻提醒中国人民,没有海洋强国就不可能有富强的中国。为此,中国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的宏伟目标,期望在国家权益、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综合管理、科技文化等方面,全面“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经略海洋”。

但和历史上传统海洋强国的发展思路不同,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始终坚持中国特色:一、作为带有农业文明基因的历史古国,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崛起、共同发展,不搞掠夺、殖民、霸权、欺凌行为,而是和世界人民一起建立共同富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二、和一些极为依赖海洋,甚至期望统治海洋,从而控制全球的海洋国家相比,中国始终坚持陆海统筹,大陆和海洋必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通盘规划,整体布局。

由于中国在自然条件、人口潜力、经济体量、军事实力、历史文化、科技教育和对外政策方面稳居世界前列,综合实力已经具备世界前三的水平,但中国人均水平仍然较差,距离人民整体富裕仍然有较大的距离。

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加了社会成本,降低了社会效率,削弱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带坏了社会风气。在国外敌对势力的蛊惑下,社会不稳定因素正在涌动。

无论国家大政还是家庭小事,所有的解决办法都是有时代局限性和场景局限性的,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也不存在“能用一百年而不变”的政策。根据新时代的特征和需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执政党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既不忘初心,又与时俱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