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收入分配问题及其社会语境与历史背景

收入分配问题及其社会语境与历史背景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收入分配问题是中国社会在经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进入社会转型时期所凸显的问题,是我国改革持续深化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民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一,针对“仇富”、“基尼系数”进行话语分析,试图通过解释性的而非描述性的分析将文本与其产生的社会语境和历史语境联系起来,据以作为观察、理解、反思和批判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收入分配、社会阶层分化、弱势群体乃至社会公正等问题的科学依据。

收入分配问题及其社会语境与历史背景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变迁和转型都充满着传统与现代因素的矛盾和冲突。收入分配问题是中国社会在经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进入社会转型时期所凸显的问题,是我国改革持续深化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民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政治范畴中对于这一问题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本书的重点是通过大众媒体所呈现出的社会分配领域的相关议题,展现媒体的传播行为。如果把传播视为一种进步力量,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那么在社会收入分配这一政治社会学领域的相关议题的媒介呈现则会进一步让我们理解,传播的目的是按照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现实力量的对比关系来营造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本书首先考量了媒体关于社会分配相关议题的历史叙事。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框架下,媒体对社会分配领域的报道大多集中在政策解读上,并主要以内参的方式参与、影响决策。在市场经济时代,一方面,在当代中国,党和政府运用媒体来宣传政策,同时小心翼翼地沿着制度框架的边缘进行利益分配的最大化运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市民社会的成长,社会需要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越来越明显,社会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通过“外输入”主动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供给。这种社会利益的多元化转型也迫使媒体本身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和社会定位,这使得媒体越来越趋于利益表达渠道。

本书的第二个研究重点放在媒体的利益表达。利益表达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大众传播工具是利益表达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任何阶层、群体或个人的利益实现都包括利益表达、利益博弈、利益协调、利益整合以及利益补偿等环节。其中,利益表达是首要环节,对此后政治运行的各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大众传媒作为利益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功能。这种越来越显著的功用,一方面是由制度化利益表达的渠道不畅引起的;另一方面则是由媒体本身的特性决定的。(www.daowen.com)

媒介呈现中的贫富感和阶层意识是本书研究的另一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而且情况已经比较严重。社会收入分配改革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本书将从两个层面进入研究。其一,针对“仇富”、“基尼系数”进行话语分析,试图通过解释性的而非描述性的分析将文本与其产生的社会语境和历史语境联系起来,据以作为观察、理解、反思和批判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收入分配、社会阶层分化、弱势群体乃至社会公正等问题的科学依据。其二,媒介的“再构成”对社会群体形象再现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影响到各群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判断,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社会分配领域里各群体对自身利益的表达和追求的空间。本部分主要通过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媒介形象分析,进而指出新闻媒介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在报道规模、报道质量和议题设置上存在着话语权萎缩和媒介镜像被污名化(stigmatize)的趋势。通过对“知识精英”的媒介形象分析,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传媒更多地受该强势群体的影响。而由知识分子制造的主导性话语也更直接地体现了该群体的价值和主张;反之,媒介也在不断地建构和解构着这些强势群体的形象。

基于以上内容,本书尝试把我国当前收入分配改革的相关议题的媒介呈现以微观视野纵向延伸到中国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发展脉络和历史变迁的宏观格局中,力图通过研究一系列媒介化的表象,围绕社会分配制度的关键因素,挖掘以媒介为载体的社会分配的话语图谱。媒介已形成了一种社会关系的组织模式,在传播的公共性呈现的同时,传播的利益机制也在逐步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