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控制湖泊(水库)开发建设和加强执法机制

控制湖泊(水库)开发建设和加强执法机制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划定湖泊(水库)管理范围,严格控制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开发建设活动。严禁以任何形式围垦湖泊(水库)、违法占用湖泊(水库)水域。建立健全湖泊(水库)、入湖泊(水库)河流所在行政区域的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涉湖泊(水库)违法违规行为。

控制湖泊(水库)开发建设和加强执法机制

(一)严格湖泊(水库)水域空间管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划定湖泊(水库)管理范围,严格控制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开发建设活动。科学划定湖泊(水库)生态缓冲带,将湖泊(水库)及其生态缓冲带划为优先保护区,明确生态环境管控要求,依法落实管控措施。涉及湖泊(水库)的流域、区域开发利用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方案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严禁以任何形式围垦湖泊(水库)、违法占用湖泊(水库)水域。严格控制跨湖、穿湖、临湖建筑物和设施建设;严格控制在湖泊(水库)上建桥、架设线路、围网养殖、采砂取土等新增建设项目和涉水活动;涉及湖泊(水库)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优化建设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对湖泊(水库)的不利影响,不得缩小水域面积,不得降低行洪和调蓄能力,不得擅自改变水域、滩地使用性质;无法避免缩小水域面积、降低行洪和调蓄能力的,应当兴建等效替代工程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先于建设项目实施完成。

(二)强化湖泊(水库)岸线管理保护。强化规划约束,加快推进重要湖泊(水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编制,合理划定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可开发利用区等湖泊(水库)岸线功能分区,明确分区管理保护要求,强化岸线用途管制和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控制开发利用强度,最大程度恢复和保持湖泊(水库)岸线自然形态。沿湖泊(水库)土地开发利用和产业布局,应与岸线分区要求相衔接,并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加强环湖泊(水库)带生态建设,制订实施湖泊(水库)生态缓冲带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强化缓冲带对湖泊(水库)的生态保护功能。

(三)加强湖泊(水库)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湖泊(水库)水资源保护。坚持节水优先,严格控制环湖泊(水库)周边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实施全省节水护水“双达标”行动,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达标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全面达标。加强湖泊(水库)取水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依法加强湖泊(水库)取水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未经批准擅自取水或者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以及未安装计量设施等违法行为。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兼顾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目标,优化湖泊(水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维持湖泊(水库)生态用水和合理水位。严格控制入湖泊(水库)污染物总量。制定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在环境容量超载的湖泊(水库)汇水区域内,日处理规模1 万吨以上的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在2022年前达到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完善全省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开展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修订。健全水功能区水质通报制度,实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污染物减排量考核,实行入河排污口“身份证”式管理。

(四)加大湖泊(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力推进千岛湖、太湖东钱湖水库、长潭水库、湖南镇水库、黄坛口水库、珊溪水库、老石坎水库、沐尘水库、紧水滩水库等湖泊(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省级重点湖泊(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饮用水水源地的湖泊(水库)要科学划定和优化完善保护区,落实保护区污染源清理整顿,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和规范化建设。强化保护区环境应急管理,加强对道路、水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落实保护区及周边沿线公路等必要的隔离和防护设施建设。开展湖泊(水库)藻类预警,严密监控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加大湖区综合整治力度,因地制宜采取生物净化、生态清淤、引水排水等措施改善湖泊(水库)水环境。加强湖泊(水库)周边污染治理,建设污水零直排区;积极调整沿湖泊(水库)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化工、印染、电镀等重污染行业转型调整;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对养殖场线下网格化巡查和线上监控,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效;精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养殖尾水生态化治理。(www.daowen.com)

(五)开展湖泊(水库)生态治理和修复。开展湖泊(水库)健康状况评估,对湖泊(水库)水生态健康状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沿湖泊(水库)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修复措施,进一步提升湖泊(水库)生态功能和健康水平。积极有序推进生态恶化湖泊(水库)的治理与修复,因地制宜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开展美丽河湖建设,积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湖泊(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加强湖泊(水库)水生生物保护,严厉打击电、毒、炸等严重威胁水生生物资源行为,科学规范开展增殖放流,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湖泊(水库)上游源水区水源涵养,提升生态修复型人影作业能力,开展清洁小流域建设,形成生态净化带,强化周边湿地、湖泊(水库)岸线生态修复和保护。

(六)健全湖泊(水库)执法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湖泊(水库)、入湖泊(水库)河流所在行政区域的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涉湖泊(水库)违法违规行为。对湖泊(水库)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湖泊(水库)水域岸线利用和填占水域、非法采砂、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的动态监控。建立健全日常巡查监管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巡查、执法巡查、养护管理巡查的衔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