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路运输管理:进展与挑战

道路运输管理:进展与挑战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路运输场站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发生道路运输行车事故193起,死亡243人,两项指标均比上年下降。投运道路运输车辆第三方监测平台,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加快《四川省道路旅客运输价格管理实施细则》《四川省汽车客运站收费实施细则》制订修订工作。

道路运输管理:进展与挑战

DAOLU YUNSHU GUANLI

概 况 2017年,全省道路运输系统重大改革有序推进,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有序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各地加快改革政策的制订出台。制订网约车服务许可工作规范、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工作规范、线上服务能力材料编制参考指南等配套文件,5家本土企业获得线上服务能力认定。积极推进道路客运行业改革。着力深化维修驾培行业改革。在驾培机构全面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覆盖率达96%。引导维修企业加入维修公众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汽车维修不便民、不透明、不诚信等问题。道路运输企业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等三项备案事项纳入全省“多证合一”改革。

聚焦脱贫攻坚,贫困地区道路运输发展成效显著。道路运输场站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物流加快发展。涌现出巴中市平昌货运班车”、攀枝花市“客车附搭与邮政合作”、达州市“万村千乡”网点统仓统配双向服务等新模式。

厅运管局发放法律书籍加强法治宣传 厅运管局 供稿

坚持办人民满意交通,道路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建设,“全覆盖”工程建成和在建项目达36个,衔接全省90%的运营快速铁路站。道路客运创新转型,与铁路接续接驳的客运班线发展迅速。旅游包车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成立全省汽车客运站共享发展联盟,全省接驳运输联盟逐步迈向实体整合。全省224个三级以上车站实现联网售票,13个车站开展电子客票试点。扎实开展客运站“厕所革命”,全年新(改)建厕所63座。货运组织优化整合,纳入交通运输规划的9个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新建成3个、在建5个。全省13家无车承运人企业被列入全国第一批试点,整合车辆5万余辆,推动实现“线上资源合理配置、线下物流高效运行”。成都铁路口岸多式联运货物“一单制”率先在全国推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个市(州)实现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城市公交新增和更新车辆中新能源车比重超过20%。强力开展道路运输污染防治攻坚,按时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件和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会同省环保厅出台汽车维修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规定,全省98%的营运“黄标车”退出营运市场。

加强安全应急工作,行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发生道路运输行车事故193起,死亡243人,两项指标均比上年下降。道路运输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完善,全面推广“安全与服务”微信公众号,广泛发动群众监督,属全国首创。在全省三级及以上客运企业开展“安全教育云课堂”远程教育,着力解决道路营运驾驶员安全教育效果差、工学矛盾大等突出问题。全省危险货物电子运单使用企业达97%,覆盖99%的运输车辆。道路运输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提升。组织开展卫星定位监控车载终端市场整治工作,加强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投运道路运输车辆第三方监测平台,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应急保障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完成“8·8”九寨沟地震应急运输保障任务。行业稳定发展取得新成绩,建立完善出租汽车、旅游客车、货运行业稳定工作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强化反恐防范工作,三品检查和客车附搭小件货物运输“三个100%”制度完善落实,汽车租赁实名制和省、市际客运班线实名制售检票工作扎实推进。

(蒋智力)

道路客运改革 2017年,全省道路运输行业进一步深化道路客运改革。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省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同步制订各项改革配套文件。加快《四川省道路旅客运输价格管理实施细则》《四川省汽车客运站收费实施细则》制订修订工作。农村客运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新增3 820个建制村通客车,88个贫困县的乡(镇)、建制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93.5%和77.7%,超额完成交通运输部和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达的工作目标。道路客运创新转型。与铁路接续接驳的客运班线发展到821条,比上年新增81条。旅游包车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成立全省汽车客运站共享发展联盟,全省接驳运输联盟逐步迈向实体整合。全省224个三级以上车站实现联网售票,13个车站开展电子客票试点。道路运输企业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等三项备案事项纳入全省“多证合一”改革,最大程度便利企业市场准入。宜宾市运管局清理权责事项,及时下放许可事项,并指导基层做好承接工作。

(厅运管局)(www.daowen.com)

推进公共交通发展 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全力推进公共交通发展,有序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各地加快改革政策的制订出台,成都、泸州等13个市出台改革落地文件。制订网约车服务许可工作规范、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工作规范、线上服务能力材料编制参考指南等配套文件,5家本土企业获得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个市(州)实现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成都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犍为县、涪城区成功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第一批示范县。乐山市开通 “菜农专用加班车”。

(厅运管局)

2017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广泛开展“厕所革命”,从服务区水源、通风、应急保障、日常管理和人性化设施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提升,公众如厕环境大有改善。图为卫生间洗手台 交通宣传中心 供稿

道路运输场站建设 2017年,全省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开工建设县级客运站10个、乡(镇)客运站200个、村级招呼站(牌)12 000个,全省88个贫困县均建有二级(“三州”三级)客运站,乡镇客运站、村级招呼站(牌)覆盖率提升到84%和76%。广元、巴中等市将精准扶贫地区汽车客运站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建设。“全覆盖”工程建成和在建项目达36个,衔接全省90%的运营快速铁路站。开展客运站“厕所革命”,全年新(改)建厕所63座。纳入交通运输部规划的9个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新建成3个、在建5个,推动物流行业加快发展。

(厅运管局)

安全应急工作 2017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进一步加强安全应急工作。全省全年发生道路运输行车事故193起,死亡243人,两项指标均比上年下降。巴中市全年实现道路运输零事故,资阳、广安、雅安3个市连续4年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以“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开展为统揽,开展“道路运输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年”“安全诚信、优质服务”活动和旅游客运专项整治、12吨以上重型货车和危货运输车辆专项整治行动,营运车辆事故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凉山州运管处在开展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中组织有力,一个月内查获非法营运车辆43台。道路运输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完善。推广“安全与服务”微信公众号,发动群众监督,属全国首创,年内实现一类客运班线和旅游包车全覆盖。在全省三级及以上客运企业开展“安全教育云课堂”远程教育,解决道路营运驾驶员安全教育效果差、工学矛盾大等突出问题。内江市、自贡市、资阳市、宜宾市运管机构在运输企业中推广“安全教育云课堂”远程教育,驾驶员培训考核合格率较高。全省危险货物电子运单使用企业达97%,覆盖99%的运输车辆。道路运输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出台《四川省道路营运驾驶员记分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建立退出机制,属全国首创。将农村客货运输安全管理纳入《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进行规范,属全国首创。组织开展卫星定位监控车载终端市场整治工作,加强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两客一危”车辆入网率和上线率分别达99.8%和94.1%,联网联控基础工作居全国前列。自贡市“两客一危”车辆入网率达100%,上线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投运道路运输车辆第三方监测平台,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应急保障工作成效显著。“8·8”九寨沟地震后两天时间内,调用620辆应急客车,开行1 164辆次,采用接驳方式快速有序安全疏散出九寨沟灾区2万余名旅游散客和务工人员;震后一周内,灾区3个月的粮食和1个月的油料保障通过应急运输全部到位。道路运输行业在抢险救灾中表现优异,赢得了交通运输部、四川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厅运管局被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按交通运输部要求完成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实战演练。行业稳定发展取得新成绩。建立完善出租汽车、旅游客车、货运行业稳定工作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年内未发生大规模连锁性行业稳定事件。强化反恐防范工作,三品检查和客车附搭小件货物运输“三个100%”制度完善落实,汽车租赁实名制和省、市际客运班线实名制售检票工作扎实推进。

(厅运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