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特色小镇建设:突出特点

特色小镇建设:突出特点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色小镇有别于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样特色小镇的“特”才能鹤立鸡群地显现出来。不能由政府来包揽特色小镇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化运作,由市场决定特色小镇创建的成败。浙江省对特色小镇进行年度考评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次,不合格等次的小镇进行降级、警告甚至从创建名单中剔除。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助力特色小镇建设。机制体制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特色小镇建设:突出特点

特色小镇有别于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改革实践表明,特色小镇要具有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四大特点。[6]

(一)产业“特而强”

产业“特而强”是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经验,是放在第一位的。“特”是在浙江打造八大万亿产业规划之下,进行引导和市场需要而进行的。特色小镇发展七大产业:信息经济业、金融业、旅游业、健康产业、时尚产业、环保产业、高端制造业。它同时兼顾丝绸、茶叶黄酒青瓷雕刻历史经典产业。“特”就是要有特色,不能千镇一色。要有特定的产业、特定发展内涵、特殊的发展模式、特别的功能定位,不能一哄而上。地域文化相近而形成的产业相近的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和申报时也必须选择细分领域,错位发展,避免同质恶性竞争。“强”就是小镇产业要瞄准产业高端、科技尖端,同时通过高端带动相关传统产业发展。在产业经济发展引导导向下建设特色小镇,通过核心产业带动配套产业、交通、休闲、文化、旅游、餐饮等产业发展。这样特色小镇的“特”才能鹤立鸡群地显现出来。“特色小镇”的“特色”首先是“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既是“特色强”,又是“面向未来”。“特色小镇”是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生态平台和成长空间。这不仅是对浙江现有块状经济的优化和促进,也是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生态环境保护新兴产业的增长。政府应该引导相关企业主动联结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变革,并创建一个新模式、新业态。

(二)功能“聚而合”

“聚而合”就是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功能要集成,“产城人文”四大功能不可或缺,产业、旅游、社区、文化要融合发展,功能适度混合,优化整体空间布局。如生态旅游小镇,与之相配套的可以有医疗、酒店、文化、旅游、教育等相关产业及功能叠加,形成“1+N”的发展模式。功能“聚而合”往往与产业“特而强”紧密相连。如宁波市江北膜幻动力小镇和智慧汽车小镇均是如此。宁波市江北膜幻动力小镇,以长阳科技、激智科技、惠之星等3家企业为龙头,集聚了三星、长阳、联东U谷、瑞源生物、激智科技等11家优势企业,形成两大产业集群。第一大产业集群是光学膜产业,就是所谓的“膜幻”,主要是进口替代型产品。第二大产业集群是动力装备制造产业,就是所谓的“动力”,主要研发生产包括智能电表、汽车无级变速箱等动力产品。同时建设了膜幻展厅、专家楼、商业餐饮、公寓式酒店等功能区块。宁波智慧汽车小镇依托智慧新能源汽车项目,汇聚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智慧电动车全球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宁波模具产业园等九大类,形成集汽车、电机、重点零部件研发、制造、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同时建设工业参观走廊、汽车主题公园、科技文化中心、慢行系统等街区功能模块。宁波市的两个特色小镇走的都是“1+N”的“聚而合”模式。(www.daowen.com)

(三)形态“小而美”

“小”一方面是指规划区域小,一般规划区域在3平方千米左右,核心区域面积在1平方千米左右;另一方面是指区域文化集中和浓缩,古建筑博物馆、体验馆、研究院等功能区域集中。“美”一方面是指区域景色之美,特色小镇要求创建3A级景区以上,有些特色小镇已经达到5A级景区标准并被授牌。例如,乌镇和千岛湖是5A级景区,文渊狮城是4A级景区,还有很多景区正在创建5A级景区,如东浦镇黄酒小镇、海曙月湖金汇小镇等。另一方面是指历史文化之美,小镇有历史文化、有故事内涵、有人文体验等。

(四)机制“新而活”

在机制上协调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不能由政府来包揽特色小镇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化运作,由市场决定特色小镇创建的成败。在小镇投资创新融资模式中,许多小镇采用PPP模式进行融资建设。在建设规划上体现地方特色、区域特色,不照搬照抄。很多地方创建特色小镇一哄而上,同质化严重,特别是以古建筑群为特色的文创旅游类小镇,雷同者多,贪大求大者多,投入大而游客少。中国有几十个基金小镇都以美国格林尼治对冲基金小镇为参照样板,创建结果令人担忧。建立优胜劣汰考核机制。浙江省对特色小镇进行年度考评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次,不合格等次的小镇进行降级、警告甚至从创建名单中剔除。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助力特色小镇建设。浙江省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各地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组建专门团队负责建设和管理相关工作,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入驻、人才引进、规划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店小二”服务。机制体制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