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贵安新区:2017年GDP同比增长32.8%,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3.5倍

贵安新区:2017年GDP同比增长32.8%,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3.5倍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计显示,2017年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4亿元,增长32.8%,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38.8%和26.5%。就贸易状况而言,2017年贵安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25.1亿美元,增长13.5倍,进出口规模位列全省第二;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增长17.3%。2015年,贵安新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6年,贵安新区成为国务院首批双创“区域示范基地”。

贵安新区:2017年GDP同比增长32.8%,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3.5倍

(一)创新基础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贵安新区,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方面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2017年经济发展呈现三大变化趋势,不仅经济增速向新阶段转换,产业结构向新格局演变,而且经济质量向新台阶迈进。统计显示,2017年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4亿元,增长32.8%,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38.8%和26.5%。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6:61.8:34.6,结构更趋优化

依据《2017年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指数调查报告》,贵州省9个市(州)和贵安新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都有改善,各地民营企业反馈情况都比较好,贵阳市、遵义市和安顺市环境指数列前三位,分别为84.40、83.78和82.43,[31]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贵安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环境较好。

贵安新区以外包服务大楼、云谷·启迪数字小镇、泰豪文创园为载体,着力发展金融贸易、研发、设计和检测维修产业,构建数据中心电商、端产品及配套、智慧城市、软件及服务外包、大数据研发及培训等产业集群。目前,外包服务大楼已与国内服务贸易领头企业天津鼎韬外包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力争落地10个以上服务贸易项目;启迪数字小镇通过聚焦大数据、数字科技产业,整合清华大学产学研、清华科技园创新、启迪控股产业等各类双创资源,打造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学研协同中心等数字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平台,已注册企业13家;泰豪文创园以数字内容产业为核心,通过与南昌动漫学院、贵大明德学院等高校联合,打造产、学、研、游、商高度融合发展的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园,已入驻金智网络、指趣网、小猪在线等34家企业。

就贸易状况而言,2017年贵安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25.1亿美元,增长13.5倍,进出口规模位列全省第二;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增长17.3%。2017年全年,新区服务贸易总额完成7.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0.3%,[32] 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创新优势

贵安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产业和政策等创新优势。从区位优势看,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区域范围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县(市、区)20个乡镇,处于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目前,贵安新区是南方数据中心核心区、全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全国大数据应用与创新示范区、大数据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示范区、大数据双创示范基地、大数据人才教育培训基地。2015年,贵安新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6年,贵安新区成为国务院首批双创“区域示范基地”。

在基地建设优势方面,贵安新区重点打造贵安综合保税区、中新区生态新城、七星湖新区、花溪大学城、万水千山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五大服务贸易集聚区。贵安新区还推进服务贸易众包孵化基地、VR产业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动漫产业基地、西部绿色金融服务基地、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十大服务贸易特色基地建设。

从产业发展优势看,贵安新区自设立以来,把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重点和核心竞争力培育,依托国家批复的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安新区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地区,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建设。2017年,新区完成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404.05亿元,正在深入推进成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全力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33] 为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奠定了显著而独特的产业发展优势。

从政策创新优势看,贵安新区实施75项改革,形成63项改革成果,十大国家级试点试验扎实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服务“六个一”改革新模式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34] 此外,在服务贸易领域,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协调机制、拟开放领域、财政支持、投融资支持、金融创新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形成了较为集中灵活的政策创新态势。同时,针对“轻资产”服务贸易企业试行知识产权融资、专利授权融资、品牌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引进知名跨国金融机构在贵安新区建立金融服务中心。加快金融机构、交易中心和后台服务中心在新区内的聚集发展,强化信用融资、债券股票保险信托、担保等服务企业融资功能。

(三)创新突破

贵安新区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领域拥有自身独特的经验和模式。自试点创新以来,新区探索出“大数据+服务贸易”新模式,其试点经验和创新突破包括“七道加法题”“五个平台”和“四轮驱动”等。

“七道加法题”,即“大数据+顶级硬件、交易机制、人才战略、资源整合、行政审批、招商引资统计分析”。“五个平台”具体指服务贸易供需撮合平台、开发云平台和加密技术应用平台、大数据服务器设备开放测试验证中心、人才培养应用平台、服务贸易统计平台。以建设五个服务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贵安新区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审批便利,服务贸易交易便利,软、硬件购置便利,软件开发资源及渠道便利,人才培育及供需便利,孵化便利共“六项便利”,最终达到理顺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举措“七个目的”。(www.daowen.com)

“四轮驱动”则是以“产、学、研”驱动,整合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教学科研资源,实施服贸人才定制培育计划;以“建、招、培”驱动,实施服务外包“千企万户”招商引资工程,引进培育一批服务贸易主体;以政策支持驱动,制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分类支持”的服务贸易发展政策体系;以人才培养与引进驱动,大力培养服务贸易人才与大力引进“高、精、缺”人才有机结合,打造贵安新区服务贸易生态圈。[35]

贵安新区将重点集成电路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包、文化与教育服务、健康医疗中药服务、旅游服务等领域,建设数据业务服务贸易基地、服务贸易众包孵化基地、VR产业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20个特色服务贸易基地。

(四)创新效果

自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来,贵安新区完善顶层设计,创新“四个联动”机制,提出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的“一体两翼”试点新思路,多举措推动服务贸易试点工作,在服务贸易综合平台打造、服务贸易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贸易发展环境优化、服务贸易人才培育、大数据+服务贸易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

大数据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新区引进美国高通芯片研发、华为全球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三大通信运营商大数据基地、上海浦东软件园国家服务外包交易促进中心、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等重点大数据基础设施项目,公安部、国家旅游局等部委数据资源也加速向新区集聚。

大数据服务“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初步构建。上游以苹果iCloud数据中心、微软大数据中心、华为全球数据中心、浪潮大数据中心等大数据基础设施项目为核心,集聚全国乃至全球数据资源基础库;中游以美国高通芯片研发、贝格大数据、聚嘉大数据孵化器等引领性项目为支撑,为基于各种ARM架构CPU芯片、硬件系统和基础软件平台的大数据服务器设备提供完整的测试和验证,为数据分析、加工、脱敏提供全流程服务;下游以白山云科技云链服务、综合保税区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创新基地、花溪大学城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等创新性项目为依托,为数据的传输、存储、消费和治理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服务贸易企业搭建项目对接平台、国际市场推广平台、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业双向开放力度大幅提升。借助“2017中国·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跨境投资贸易洽谈会暨全球贵商发展大会”,签订了中英贵安大数据(大健康)产业园等26个项目合作协议;创新中外合资模式,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引进苹果公司iCloud数据中心项目。

市场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区率先探索“六个一批”(取消办证一批、改为备案一批、自主办证一批、承诺办证一批、证照合发一批、严格准入一批)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率先构建“审批云”“监管云”“监督云”“招商云”“证照云”“分析云”六朵云为重点的审批服务云平台;把95%的行政许可集中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取消30项、备案37项、下放11项,并将保留的191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为92项,实行服务贸易企业相对集中审批;通过云平台整合资源,审批时间提速80%以上,120项审批事项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

大数据人才基础进一步夯实。新区以花溪大学城为依托,引进微软IT学院、IBM大数据学院、印度NIIT培训学院等专业机构,累计培训学员1 200余人,为大数据融合服务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储备。

大数据交易机制雏形初步形成。新区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就数据脱敏、保密、监管、交易等机制联合攻关,已完成对研究成果的路演。通过对接贵州省商务厅,协调贵州省公安厅、国家安全厅、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省直有关部门召开协调推进会,推动新区大数据交易投入运营。

服务贸易统计取得创新突破。新区从三个层次健全服贸统计体系,一是以全球范围内对服贸在各个领域的平均占比为依据,结合新区实际,做好服务贸易统计预估值;二是结合省级和新区各单位、各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做好相关服务贸易值统计;三是采取对新区企业抽样调研和对重点企业监测的形式,统计新区企业的服务贸易数据。通过对三个层次的统计数据汇总和分析,新区探索建立一整套能够提供与服务贸易总协定概念相一致的、连续的、系统的双向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实现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服务贸易企业、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共享机制。[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