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名菜大淮扬风味制作:东壁龙珠

中国名菜大淮扬风味制作:东壁龙珠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三色丝:菜叶、火腿、香菇三丝合称。[21]本菜的量需加以说明,如6~8人以菊花锅为主体涮食,则量如上述。[22]蕈油,又叫菌油,是松乳菇、或鸡纵菌用菜籽油或茶油熬炼而成的乳油状复合调料。[23]十香菜是大江南北居家春节前后食用的传统小菜,具体配料各地略有差异,但基本做法是如此。[24]蒲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蒲的根茎,虽生长于湖、塘污泥之中,却洁白如玉,鲜嫩清香。[25]东壁龙珠,即东壁龙眼,东壁,地名,为福建泉州开元寺内

中国名菜大淮扬风味制作:东壁龙珠

烹调方法:炸

主题味型:咸甜酸

原料:龙眼750克,猪五花肉茸100克,虾茸100克,水发香菇15克,鸡蛋5只,芥蓝菜叶250克,精面粉100克,咸苏打饼干末100克,番茄酱50克,白糖10克,精盐4克,味精3克,精炼花生油750克(耗100克)。

工艺流程:

工艺要点:

(1)制缔:将猪肉茸、虾肉茸、香菇切末同置一碗,加精盐2克、白糖4克、味精2克、1只鸡蛋取清,搅拌成缔,挤出直径1厘米大小的肉圆排盘上笼蒸熟做成馅丸待用。

(2)包馅:将龙眼去壳取肉,逐一将肉划一小口取出果核,再将蒸熟的肉圆包入龙眼肉里搓成圆形。

(3)拍粉:①将面粉下锅用小火炒香,取出冷却后与苏打饼干末拌匀成混合粉。②将填馅的龙眼肉核先与鸡蛋黄拌匀,再遍沾混合粉。

(4)炸熟成菜:①将滚满粉的桂圆珠,投入160℃的热油中炸至金黄,外壳香脆时捞出装盘。②将芥菜叶切小煸炒成熟取出围边,另将炒好的番茄酱装小碟跟上即可。

风味特色:

金黄香酥,龙眼香气清幽,色泽美观。

思考题:

1.本菜的主题特点就是对本地特色原料的菜品开发。请你结合这种立意设计家乡特产原料为主料的菜品一例。

2.本菜与琥珀湘莲的做法相类似,请对两菜成品的不同风味发表你的评议。

【注释】

[1]这里是肫肚的两种爆法,肫即鹅肫仁,肚取猪肚头(或称肚岭);因成熟后口感皆为脆嫩,故传统上称之为“双脆”。南北皆有,只是淮扬菜在做工、口味上与鲁、粤、川有别。

[2]素上汤:素菜中用黄豆芽,鲜菌等熬制的鲜汤。

[3]太极湘莲的填馅品种可采用山药泥、各色豆泥、枣泥、莲茸等多种原料。全用桂圆肉包被在莲心上蒸炖,称为“琥珀莲芯”。

[4]马蹄花:用大荸荠刻出的菊花、月季花等花形。

[5]知了白菜的简化,则在缔子上不作装饰,谓之“青镶白玉”,用汤匙托缔,上镶菜心,前叫“瓢儿白菜”。皆是金陵上品。

[6]三色丝:菜叶、火腿、香菇三丝合称。(www.daowen.com)

[7]炖菜核:在淮扬各地广泛使用,因地而名,同类菜肴有梅岭菜心、砂锅菜心、鸡油菜心、香菇菜心等,主体均为菜心,以立冬霜降以后为佳。在成菜上或辅料不同,或锅具不同,或盛器不同,或造型不同等。例如将菜头剖开十字含一片菱形火腿叫“鹦鹉菜心”,将其剖半镶以鱼(虾)缔则叫“美人菜心”等。

[8]熟鸡油:老母鸡生油加酒、姜、葱蒸溶而得。

[9]南腿面筋又叫肉酿生麸,是江、浙、沪通菜,尤以常熟为最佳。生麸包肉馅,皮薄而透明,只只如雀卵,汤多而不外溢,面滑而无气泡,一口一只又叫口子面筋,可谓佳绝之作。用此面筋炖制老鸡,亦会叫人久久不能忘记其味。

[10]虾为龙、鸡为凤,形似鸡腿,故叫“龙凤腿”,为苏南名菜。

[11]蟹黄油:用熟猪油熬炼熟河蟹黄而成,油色黄亮而鲜香,一般用于烧烩菜肴的添加,以增加其蟹味鲜香。

[12]香橙汁:用原味橙汁、姜汁、精盐、蜂蜜、大红浙醋调制的味汁。

[13]也可先蒸后煎,即先将鱼虾缔蒸熟后再煎塌。

[14]全家福统称为大杂烩,言多种主料、辅料的综合,是淮扬各地大庆之夜家人团聚的头菜,什锦指多样,但绝非限定用料品种,可用普通料,亦可用山珍海味料,亦可两者兼而有之,但其中鱼、虾、肉三圆一般是不可少的,而肉皮、蹄筋、鱼肚、鱼皮、鹿筋、鱿鱼等一般是可以任选的。

[15]本菜可一次性加足调料焖至烂,晾凉后直接用作冷盘。煮藕原汤可反复使用,本菜以批量制作为好。

[16]圆笼三蒸是鄂东传统的行菜形式,其内容的具体实为三种相对独立菜式,可以随季随地而变,十分灵活多样,但在原料上一般应遵循的规则是肉类、禽类、水产类与蔬菜的搭配,做到色泽、口味、口感、材质的对比组配。小巧玲珑,清鲜适口。

[17]双色藕饼圆亦有全素做法:将藕煮烂,一半切片捶成薄饼炸熟,用橙汁熘,另一半捣茸拌料上甜馅,搓圆,滚浆沾面包糠,干炸。这种做法也很有风味特色,笔者原先在酒店主厨时经常供应此菜,很受食客欢迎。

[18]本菜实质上是佛教烹饪的全素杂烩,尽品植物精华,其中的豆制品与菇类最为重要。此菜常作为素宴的头菜,可大盘盛、可沙锅装亦可做暖锅。

[19]问政山笋,即安徽歙县问政山所产之笋,特鲜嫩,质量冠于众笋。但在其他地区难以获得。一般可采用春燕笋制作,选择小嫩者,其风味亦可佳。

[20]菊花锅因汤中有明显的菊香味而得名,涮用生料,因此叫菊花生片锅,如与山鸡配则又叫“菊花山鸡锅”。其实质上是以涮食为主要特征的火锅,又叫涮锅,而有别于暖锅。一般生片火锅尚清鲜,不用辣、麻、香料等,一些有特出腥(海产品)膻(羊、牛内脏等)气味色素、粉质(土豆等),异香(香菇等)原料不宜混用。从而使汤在涮食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沥明净,讲究一个清鲜纯净风格。这类火锅以荤生料而定有“四生片锅”“八生片锅”“十二片生锅”“山鸡锅”“海鲜锅”“涮羊肉锅”等等。

[21]本菜的量需加以说明,如6~8人以菊花锅为主体涮食,则量如上述。若在宴席中作为一只菜的程式,则用量可减半,用“四生锅”足矣。如在涮食过程中有客人喜蘸辣酱或醋之类,这纯属个人行为。

[22]蕈油,又叫菌油,是松乳菇、或鸡纵菌用菜籽油或茶油熬炼而成的乳油状复合调料。这里所用为常熟特产“松树蕈油”(即松乳菇与熟菜油熬炼的“菜油寒菌”,该菌是一种在国际市场也难得到的珍品)。具体的制作如下。原料:松树蕈5000克,熟菜油2000克,精盐3.5克,黄豆抽油100克,生姜20克。加工:鲜菌洗净沥干稍剁,用500克油烧达200℃,将鲜菌炒干水气,加姜末、生抽、盐继续炒至出香,将油倒入,用中小火慢熬2小时,至无水气溢出即可,晾凉装瓶收藏。成品连菌带油约4000克。风味:菌质滑脆鲜香,油质香醇,可用在拌、炒、烩、烧的各式菜中。

[23]十香菜是大江南北居家春节前后食用的传统小菜,具体配料各地略有差异,但基本做法是如此。本菜作小菜使用,如点心、粥、面等佐味,十分爽利,风味独特且耐于保存,故宜批量制作。

[24]蒲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蒲的根茎,虽生长于湖、塘污泥之中,却洁白如玉,鲜嫩清香。苏北与鲁南均有产,而以淮安之产为最为特色,在春夏之交为时令上品,江南一些大酒店亦不惜耗费以托运供应为贵,特别在淮安以为特产名菜迭出。

[25]东壁龙珠,即东壁龙眼,东壁,地名,为福建泉州开元寺内小寺“东壁寺”。因本菜原由泉州名厨张春火所原创,采用东壁寺所出龙眼,故叫东壁龙眼,其实凡龙眼皆可为之,不一定局限于东壁寺龙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