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化与科技:和谐与辩证关系

文化与科技:和谐与辩证关系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质言之,在1500年之前,如果没有一种“和谐文化、和合智慧”处理机械与科技之负面,处理竞争与发展的后果;那么,人们不仅无法享有它们的“正能量”,倒是动辄危机、走向毁灭。所以,主要是中国拥有可持续性的发明、发展,尽管其速度与规模,皆与近现代不能同日而语;而在没有“和谐文化”的欧洲,则非依靠“神权禁锢”而不能免于族群互相消灭,遑论科技与文明!我们认为这是极大的误解或无知。

文化与科技:和谐与辩证关系

质言之,在1500年之前,如果没有一种“和谐文化、和合智慧”处理机械科技之负面,处理竞争与发展的后果;那么,人们不仅无法享有它们的“正能量”,倒是动辄危机、走向毁灭。所以,主要是中国拥有可持续性的发明、发展,尽管其速度与规模,皆与近现代不能同日而语;而在没有“和谐文化”(缺乏与自然和解的智慧)的欧洲,则非依靠“神权禁锢”而不能免于族群互相消灭,遑论科技与文明!

霍布森指出:

中国不仅开拓了欧洲中世纪的技术前景,而且她的许多工艺支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海洋扩张和军事革命,乃至支撑了英国工业革命……这些被中国人发明和传播的技术,大部分都是源于宋代的……一个接一个的欧洲划时代的变革——印刷革命、发现美洲、环球航行、伽利略革命和启蒙运动等——都是基于从东方借来的发明,再来做充分的发展。[29]

大家都诟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我们认为这是极大的误解或无知。在古代,强调科技会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乃至不是中国自我消亡,便是世界提前进入“总危机”、而趋于毁灭。我们姑且不论这些。单讲由铁器革命所造成的从“战国”到秦汉之际,社会对抗与天人关系都愈益尖锐;不用儒家思想则不能化解,这系关中华文明的存亡绝续。说起来是秦始皇结束了战国,后者却又以“暴民暴政之恶性循环”的形式延续着。所以汤因比说,是刘邦正式告别战国的,而其余世界——主要是华夏以西以北——则始终陷于“战国现象”。[30](www.daowen.com)

但实际上,刘邦只是不自觉地用儒家的“天下观”(汤因比称之为“世界主义”),代替了诸侯邦国的“民族主义”;唯有“独尊儒术”才使天下收敛了“阳亢妄动”。

倘若在1500年之前,人们也像今天这样的崇尚科技与机械,或者把科学奉为文化至尊;那么,人们不仅不会得到科学技术,反倒是径直地民族自杀。现代人很难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想通了它,大家就会明白所谓的“希腊智慧”乃捕风捉影、荒诞不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