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兰州礼仪戏:贺戏、堂会戏及家祠戏的解析

兰州礼仪戏:贺戏、堂会戏及家祠戏的解析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类演出一般统称为“礼仪戏”。这种演出百姓叫“贺戏”,俗称“堂会戏”。旧时的堂会戏演出,有的是事主借唱戏酬宾宴客以示喜庆,有的则是亲友、下属或乡邻延请戏班为其祝贺。另外,《兰州戏曲志》记载,兰州还有“家祠戏”,也属“堂会戏”之一种。[19]图53旧时的堂会戏(资料)图54堂会戏(资料)死亡为人生之哀,可旧时兰州许多地方把丧事特别是老人的辞世视作“喜丧”,并将其与婚嫁一起合称为“红白喜事”。

兰州礼仪戏:贺戏、堂会戏及家祠戏的解析

人生礼仪是指人生中的某些特殊时段,如结婚、生子、寿诞、死亡等,在这些特殊时段,人们常常要举行一些特殊仪式来纪念,从而形成了相应的人生礼仪民俗。因为人生礼仪民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旧时民间戏曲在人生礼仪中的演出也是能得以呈现和发展的重要活动。此类演出一般统称为“礼仪戏”。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崇尚礼乐的民族,中国的礼与乐是密不可分的。早期人们生儿育女、婚嫁升迁、乔迁、寿辰、金榜中举等等都要喜庆宴聚,其间都有戏曲演出助兴,以示庆贺。这种演出百姓叫“贺戏”,俗称“堂会戏”。据《兰州戏曲志》的记载,官府、地绅、商会喜庆及公私集会等,都要择班入官邸、府宅、公署、会馆内演戏,谓之“堂会”。堂会戏演出常有独剧种、多剧种、独班、合班、清唱、小戏、大戏、连台戏等。如逢“高尊寿辰”“出征凯旋”“加官晋爵”,则更具规模,常常大集名伶,合作演戏。[18]兰州的堂会戏大多是演出多福、多媒、多寿、多喜的欢庆戏。演出地点除豪门官宦或殷富人家多在自家院内搭台演出外,有的也会在会馆、酒楼、寺庙道观的舞台或村头巷尾的广场上支台演唱(如图53)。旧时的堂会戏演出,有的是事主借唱戏酬宾宴客以示喜庆,有的则是亲友、下属或乡邻延请戏班为其祝贺。贺戏常演的剧目为:《富贵图》《升官图》《天河配》《彩楼配》《金榜题名》《麒麟送子》等。旧时,人们庆祝寿辰时,有条件的家庭往往喜欢邀请戏班在府中唱戏,人们称之为“寿戏”,也称“寿诞戏”。寿戏所选剧目必须是吉祥戏,如《麻姑献寿》《五女拜寿》等。经济条件略差的人家则是请本村戏班来家中演唱小戏或清唱,以遵习俗。演唱剧目一般是由事主点戏,点什么唱什么。演出通常从下午直到凌晨。另外,《兰州戏曲志》记载,兰州还有“家祠戏”,也属“堂会戏”之一种。“家祠戏多是有钱有势家族,为报答祖先的恩德,祈求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其后代功成名就,特请戏班演戏祈福。一般演出剧目有《香山还愿》《升官图》等。”[19](如图54)

图53 旧时的堂会戏(资料)

图54 堂会戏(资料)

死亡为人生之哀,可旧时兰州许多地方把丧事特别是老人的辞世视作“喜丧”,并将其与婚嫁一起合称为“红白喜事”。丧事唱戏也是流传较久的旧俗。封建时代的达官贵人、富庶人家的丧葬演戏之风气很盛。“富者多请大班至家演出,贫者则请小戏班吹打清唱。”富裕人家演出丧葬戏连续三天,以表孝心。所唱剧目多为祭奠、忠孝的内容,或是老人生前喜爱的剧目,如《祭灵》《六月雪》《哭长城》《香山还愿》等。丧葬戏除了祭奠亲人的剧目,还有颂扬逝者功德品行以及宣泄情感教育后人的内容,如《忠保国》《大祭桩》《秦雪梅吊孝》《三娘教子》等。总体来说,礼仪戏的演出民俗讲究较多,相关禁忌也不少,尽管如此,民间戏班和民间艺人都比较愿意出演礼仪戏。因为礼仪事主为了求吉利、显富贵,演出待遇一般都比较高。主家除按俗规送饭菜、烟酒外,在演出费与接待上要远高出其他演出。另外,兰州民间还有“请愿戏”“还愿戏”等,是指民众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实现某些愿望或是某些愿望实现后为感谢神灵而演出的戏,如祈雨戏、谢茬戏、求子戏、火神戏等等。总之,礼仪戏是沿着历史的脉络,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俗文化。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是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形态和载体,它赋予了中华传统礼仪以独特的魅力和浓厚的地方味道。尽管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已与旧时农耕时期大不相同,传统礼仪的文化语境也发生了改变,但是民间戏曲的文化魅力却在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礼仪的了解与认同。

戏曲的民间演出是旧时民俗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种民俗节庆的主要活动之一。节庆演戏既是一种民俗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民间戏曲产生于民俗并依附于民俗,尤其是民俗节庆活动,更是民间戏曲展示的大舞台。民间的节庆礼仪就像是一座活动着的民俗博物馆,每个民俗节日都饱含着民俗意味很浓的文化内容。从空间上看,这些活动是广大区域内民众在同一时间中的共同行为,营造的是节庆民俗环境或节庆气氛;从时间上看,它又是代代传承的行为方式,形成的是民间的一种传统习惯。环境和习惯对人们的行为选择显然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它有力地控制着千百万人的行为方式,从而使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广泛而长久的传播,民间戏曲的广泛传播也正是得力于此。因为人们能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行事,就可以求得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与相融,这种和谐相融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实现的,而是以“习惯成自然”的方式,是一种出于自愿、毫不勉强的行为,因而使人能够愉悦地接受。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入乡随俗”的方式赓续与传递健康而古老的习俗,也正是对我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气质的认同与确信,进而唤起我们崇高的民族感情和深远的乡愁情思,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极大满足。因此,民间戏曲一旦成为节庆民俗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民众的吸附力就会大大增强。这也从“戏曲人物画”的传播上可见一斑。我国农村春节有贴“门神”和用绘有人物的“年画”装饰的习俗。唐代以前是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作为“门神”;而宋代之后则是以唐代名将秦琼和尉迟敬德作为“门神”;明清以来,由于戏曲的广泛传播,许多戏曲人物被刻印出来作为“门神”四处张贴。旧时兰州在元宵节要扎糊灯笼,戏曲人物又被画在了各式各样的灯笼上广为传播。可见戏曲人物之所以能够走进千家万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节庆民俗所使然。另外,戏曲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困难的广大农村能够得到广泛而长久的传播,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与民间戏曲演出已成为众多节庆民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及节庆民俗环境对戏曲吸附力的强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民俗节庆与民间戏曲在共同发展中相辅相成、互动影响。一方面,节庆民俗曾经催生了原始戏曲的诞生,并帮助戏曲大量地集结观众,增强了戏曲对民众的吸附力。另一方面,民间戏曲在民俗节庆中的演出又促使广大民众在节庆内逐渐呈现出“庆祝”“欢乐”的群体心理和愉悦情绪,并加强了节庆风俗以及娱乐活动的开展。而戏曲演出作为活动的核心内容既增强了节庆氛围,又成为整体节庆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图热闹是我国广大群众的普遍要求,也是所有节庆活动追求的共同目标。戏曲演出围绕着民俗节庆,民俗节庆烘托着戏曲演出,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民间戏曲的一个极为典型的特征。

【注释】

[1]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演出习俗》,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301页。

[2]邓明著:《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3]邓明著:《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4]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演出习俗》,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302页。

[5]郑传寅:《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载《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94页。

[6]金钰铭著:《兰州历史文化·历史沿革》,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7]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演出习俗》,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301页。(www.daowen.com)

[8]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301页。

[9]邓明著:《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10]邓明著:《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11]邓明著:《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12]蒙自福主编:《兰州民俗风物》,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3页。

[13]陶明东、柴银萍:《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0页。

[14]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演出场所》,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

[15]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演出场所》,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290页。

[16]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演出场所》,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291页。

[17]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演出场所》,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291页。

[18]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演出场所》,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304页。

[19]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演出场所》,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30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