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10个关注点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10个关注点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当前情况看,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研究探讨和正确认识以下10个方面的问题:1.关于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不是“生命线”的问题。有些同志认为,现在全党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了,思想政治工作不像过去那样重要了,因此,它自然也就不是“生命线”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不仅没有变,而且更重要。显然,这样的工作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10个关注点

现在逐步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有许多理论问题要回答,有许多思想认识要统一,有许多具体政策要说明,有许多实际问题要解决。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这样,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以及广大政工人员,上下左右的思想认识要首先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做出成绩。从当前情况看,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研究探讨和正确认识以下10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不是“生命线”的问题。有些同志认为,现在全党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了,思想政治工作不像过去那样重要了,因此,它自然也就不是“生命线”了。我以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在新时期,必然带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解决。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不仅没有变,而且更重要。它仍然是“生命线”。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显然,这样的工作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新时期尤其是这样。新时期的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靠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的;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使经济建设和其它一切工作在安定团结的环境中进行,也是靠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的;统一全体劳动者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觉悟,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社会主义事业,以及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等,都是靠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的。特别是当前,在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世界技术革命的挑战,在党中央作出迎接这一挑战的重大改革决策时,很难设想轻视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轻视和忽视克服“左"的思想倾向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轻视和忽视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我们的改革和经济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胜利。正如有的同志所说的,政治工作如同革命列车的车轮,放弃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这个革命的列车就无法开动,当然就更谈不到取得胜利。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生命线”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决定的。

2.关于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当前,一些同志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给经济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存在这样两种看法:一种是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想化了,只看到有利的一面,看不到或者不重视,甚至掩饰某些确实存在的弊端的一面。持这种看法的同志只强调有计划商品经济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有利因素,而把当前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所产生的某种盲目性,以及这种盲目性在经济生活中对人们思想产生的某种消极因素,统统归咎于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不足,生产力水平不高。他们对商品经济的某些本质属性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估计不足,导致有意无意地削弱以至放弃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另一种是把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带来的弊端估计的过于严重了,只看到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及其严重性和危害性,而看不到有利的一面,看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持这种看法的同志认为,发展商品经济会使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当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泛滥,就是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他们认为,现在是商品经济的政策在引导人们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样,就导致出现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的情况。以上这两种看法,可以说都有一定的依据,但是却各有偏颇。我认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虽然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的,但作为商品经济的一种类型,它的基本属性和运动规律还仍然存在。这就是说,即使是公有制的,即使是在计划控制和调节的情况下,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仍然顽强地表现出来。这样,就必然带来消极的东西,也必然在人们的思想上产生各种消极影响。同时,由于在一段时间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因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正确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不利的社会心理,这对于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会引出一些弊端。但是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的规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些弊端是可以克服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告诉我们:在改革中,一些新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措施,往往包含着利和弊两个方面,这需要“兴利除弊”,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这就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确定的指导思想。前一段,我们强调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于四化,服务于四化;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经济工作中去,保证经济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从纠正思想政治工作的“左”的影响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又出现了另外的倾向:一种是自发论,似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了,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不要了,可以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措施来代替它了;另一种是单纯服务论,似乎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促使生产上去,就是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第三种是轻视弊端,似乎思想政治工作是为经济工作服务的,对于经济工作中的问题和某种措施所带来的弊端有点讳莫如深。现在看来,思想政治工作要保证经济建设是一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又是一个方面。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要两个文明一起抓。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其它商品经济,这就已经包含了既要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又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意。只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考虑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标准,那不是社会主义。同样,把精神文明规定为唯一的标准,忽视生产力的发展,那也建不成社会主义。因此,两者不可偏废。应该全面地提出这两个方面的任务,全面理解政治工作服从于改革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双重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正常进行。

3.关于搞活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性原则的问题。最近一个时期,从中央到省、市,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层层给企业放权。这样做,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加快四化建设步伐。但是,我们一些企业领导同志,自以为手里有了权力,在企业的业务指导思想上和经营方向上不那么端正,只考虑局部利益,不考虑全局利益,只考虑自己的“对策”,不考虑上级的政策。更有甚者,在搞活经济的借口下,搞歪门邪道,坑害用户的利益,坑害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坑害国家的利益。这不是在搞活经济,而是在搞乱经济,败坏经济改革的名声。然而,由于认识上的问题,我们一些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同志,一方面没有及时对这些同志进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教育和坚持党性原则的教育,另一方面,没能勇敢坚定地站出来,纠正和制止这种与搞活经济背道而驰的行为。在今年的省、市委工作会议上,我们听到一些企业的党委书记说,由于现在对搞活经济与搞乱经济,正确改革与错误的胡来的界线搞不清,所以没办法做工作,当然也就谈不上起到监督保证作用了。老实说,同志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当前在经济改革中和搞活经济上,确实存在一些政策不具体、界线不明确的问题,加上一些理论宣传上的不完善、不慎重,有的问题暂时让人感到不知谁说的对。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改革是一项完全崭新的事业,是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的。尤其是做好改革和搞活经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更是一项新的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坚持实事求是,要善于思考,加倍学习。不仅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而且要刻苦学习和研究经济理论。如果做到了这两点,我认为我们就可以在搞活经济中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方向,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坚持党性原则。同时我认为,加强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经济理论的学习,对于我们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应该更为重要。

4.关于开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问题。现在有些同志把按劳分配与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对立起来,认为在今天的条件下,再提倡共产主义精神已经不合时宜了。有的同志说:“讲上三天大道理,不如一张‘大团结’(指人民币)”;还有的同志概括了三句活:“工人为钱干,干部用钱管,一切向钱看。”在这种认识影响下,一些同志对开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也就不热心、不积极、不认真了,甚至产生了厌倦情绪。应该承认,在当前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一切向钱看”的现象,我们一定要通过教育,坚决加以纠正。然而,反过来讲,一味地讲理想,而不考虑职工应得的报酬,同样也是错误的。在“十年动乱”中,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够多的了。我们现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把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调动积极性靠什么?一靠理想,二靠按劳分配。而要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主人翁觉悟,首先要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在职工中提倡拼搏精神,为四化建设献身的精神和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就是要像张海迪说的那样:“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就是要像云南前线战士那样:“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有这种理想、道德和情操,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同志们务必要认识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们又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的政策和物质利益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把理想教育同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确实让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

5.关于继承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的问题。现在,我们一些中、老年同志很怀念20世纪50年代的党风和社会风气,也很怀念那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这是可以理解的。的确,我们现在有些方面,比如党风、社会风气、社会秩序、党群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确实不如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一套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20世纪50年代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扬。这些好的传统是党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而不能错误地把它看成是“左”的东西,以致否定它,丢掉它。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社会是大大前进了,人们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某些新的观念形态和精神生活,是20世纪50年代所不能比拟的。所以,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20世纪50年代的优良传统,又不能用20世纪50年代的眼光看待80年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的思想生活的变化。因此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摸住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特点,具有时代的观念,适应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新形势下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思想政治工作丰富新的内容,增添新的形式,找出新的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我们这个时代做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成效。

6.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问题。我们有些单位、有些同志之所以轻视思想政治工作,其中有一条原因,就是认为这项工作“不出效益”。思想政治工作真的“不出效益”吗?我认为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泼,而且是最主要的要素——劳动者的学问。它的成败可以激发或者制约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最终体现为物质的效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马列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掌握唯物辩证法,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去改造自然和社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促成这种从理论到实践、从精神到物质的“飞跃”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促成这种物质力量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物质力量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必然产生物质的(经济的)效益。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那种思想政治工作“不出效益”的认为,从主观上讲,是看不到人思想觉悟在物化生产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片面地强调物的力量,或者虽然也承认思想工作的作用,但又认为“远水不解近渴”,因而宁可采取急功近利的手段;从客观上讲由于多年来“左”的影响,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丢掉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把思想政治工作搞得空空洞洞,玄而又玄,引不起群众的热情,起不到激发和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作用。但是,不论怎么说,“不出效益”毕竟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恰恰相反,思想政治工作正是为了“出效益”,并且理应“出效益”的。(www.daowen.com)

7.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问题。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从哪里来?有些同志认识上还不太清楚。因此,一提“权威”,就要这权、那权,似乎有了“权力”才能有“权威”。首先,我们应明确何为“权威”。权威,就是使人信服的力量或威望。这种力量,可以是政治的、经济的、人事的、军事的权力;也可以是通过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而产生的影响;威望,就更多地具有非物质属性了。所以,权威主要的并不是由物化的权力形成的,而是更多地由精神的力量构成的。因此,那种“权力即权威”的认识是不正确的。那么,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究竟从何而来呢?首先,它来自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讲的是真理,因此,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其次,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又与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自己的实际行动如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威望很高,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靠讲道理去说服人、教育人,而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启发人、感染人。党员、干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群众便真心实意跟党走,与党血肉相联。我们每一个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切不可忘记这个优良传统。任何部门都需要具备应有的权威,但不同部门的权威具有不同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不同于行政部门,解决问题不能借助于发布命令、采取强制手段。因此,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不能凭借手中有权力而是要依靠真理在握来进行工作。这就涉及一个树立权威的关键问题,即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素质。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革命觉悟、各方面的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能力,应该比普通人高一点、多一点、强一点,走在前面一点。当前,干部职工中有不少思想问题需要从理论上给予回答,实践中帮助解决。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缺少榜样的力量,又不认真学习和研究党的方针政策,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因此,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很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很难维护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权威的。

8.关于政工干部应有的素质问题。由于长期“左”的思想影响,对思想政治工作所带来的严重损害至今尚未清除干净。例如,有些同志至今还认为“政工无学问”,“政工人员都是耍嘴皮子的,没啥真本事”。在这些人看来,只要是识文断字,能说会道就可以当政工干部。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们有的企业把一些由于干不了其他专业工作的人,塞到了政工部门;有的把一些政治素质差、文化水平低的“关系户”,硬往政工部门安排。这些单位的同志,恐怕没有考虑过政工人员还有个合格不合格的问题,更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有专门的人才承担才能有效。思想政治工作果真是谁都能干的吗?显然不是,现在大家一般都承认,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既然是科学的、专业的,就必须由真正懂行的人来干。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任何一个道理,从承认它到实践它,都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做些解释和说明使人们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起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客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各具个性的人;二是它的主体——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应具有优秀的素质,应掌握理论的武器。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比人更复杂的事物了。人有思维、意志和情感,人的行为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这就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是最复杂最难做的工作之一,是不为过份的。因而,这也就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应有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说来,一个称职的政工干部除了思想好、作风正之外,还要具备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要熟知党的路线、方计、政策,还要懂得一点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管理学,以及一些起码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同时,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的能力。然而,就我们工交系统的现状来说,具备这些条件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人员还不多。为此,尽快提高政工人员的素质,切实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要纠正和清除那些轻视思想政治工作、轻视政工人员的思想和认识,要形成尊重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才的风气。同时,对不合格的政工干部要加强培训,把优秀人才补充进来。这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理应认真做好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9.关于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从根本上提高政工干部的思想觉悟,又要认真解决政工干部的各种实际问题。关于政工干部的待遇问题,中央早就提出了“一视同仁”的原则。省、市委也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和不同场合进行了强调。然而,时至今日,问题解决的并不理想。有的单位,发奖金,政工干部只能拿“三等奖”;分配住房,政工干部需朝后站;解决子女就业问题,政工干部排不上队。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在这方面搞得比较好,如太钢、二电厂等。这些企业能办到的事,我们其它企业为什么就办不到或不好办呢?我希望各企业党政领导同志应当根据中央提出的“一视同仁” 的原则精神,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解决政工干部的待遇问题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此,我更要求和希望我们全体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深刻体会和认识我们所担负的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树立和发扬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而献身的精神,做到自强、自律、自信、自尊,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中实践共产主义理想的典范和楷模。

10.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究竟是谁来做的问题。在一些同志看来,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必要,思想政治工作当然是由党委和政工部门以及政工人员来做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中央一再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大事,因此,必须全党动手,方能奏效。然而,当前在一些搞生产、行政工作的同志心目中,实行厂长负责制,好像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业务工作分家,甚至对立起来。一遇到思想问题,就往党委和政工部门推。诚然,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党委和政工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也决非与生产管理和业务干部无关。在企业里,根本不存在脱离思想的纯业务,更不存在脱离政治的纯管理。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党委书记的责任,同时也是厂长的责任。正像生产上不去,不仅是厂长有责任,书记也有责任一样。两个文明建设,党政要有明确分工,同时更密切配合。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的厂长,如果只见物而不见人,长期忽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能全面完成企业所肩负的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任务,也不可能持久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职工的思想问题大量产生于生产过程中,要是我们的厂长、总工程师、车间主任、工段长、小组长都能利用熟悉生产和技术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工作,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说,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各个部门、各项工作领导的共同任务,是我们全党的事情。

《交流与探讨》1986年第三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