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研究:试题分析及特点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研究:试题分析及特点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题量大是燕京大学入学考试中各科试题的普遍特点,而除国文外的史地、数学及科学等试题均为双语命题,考生可选答一种,则体现出入学考试的国际化特点。[51]在燕京大学各入学考试科目中,国文和常识两科的试题内容变化相对更明显一些,仅以此两科试题为例,作一简要分析。解放后各科试题显现出明显的思想倾向,受到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马列主义、唯物主义等内容出现在试题当中。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研究:试题分析及特点

试题是考试内容的直接载体,命题的原则、特点都会在试题中体现,试题内容体现学校考试重心的变化,考试重心的变化反映学校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的变化,而其背后则又折射出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试题量大是燕京大学入学考试中各科试题的普遍特点,而除国文外的史地、数学科学等试题均为双语命题,考生可选答一种,则体现出入学考试的国际化特点。随着考试科目的调整,试题内容也相应变化,尤其是1933年,燕京大学将史地科目改为社会科学常识,增加了社会科学、经济以及时事内容;入学后举行的数学甄别试验难度加大;科学考试虽不再要求考生提交科学试验笔记,但测试学生实验能力的内容被融入试题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试题难度,考试侧重点转向能力考核[50]。1935年数学考试科目又调整为普通数学和高深数学两种,普通数学的试题难度相应降低。1936年,燕大又拟改革命题标准:

本校鉴于往年各学系所出试题,或有未尽适合一般高中毕业生之程度者,最近教育部亦曾训令各大学注意此点,遂决定向各学系发一通,请于出题时务必参照课程标准及各中学教学实况,并拟于最近期内将本校去年各科试题分寄一部中等学校教员,请求批评,俾为参考之资。[51]

在燕京大学各入学考试科目中,国文和常识两科的试题内容变化相对更明显一些,仅以此两科试题为例,作一简要分析。国文试题见表4-5、表4-6。

表4-5 1937年—1950年燕京大学国文试题统计表(一)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燕京大学档案。

表4-6 1937年—1950年燕京大学国文试题统计表(二)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燕京大学档案。

由以上试题统计分析可知,从试题的类型和形式上看,燕京大学的国文考试试题题型比较少,每年的大题在2~5个之间,最少的两道大题,最多的五道大题;主观题和客观题比重大致相当;从试题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作文、标点符号、虚词使用、词汇积累、文言语体文互译5大方面,重点考核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翻译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知识点的单纯记忆不是考核重点,以1945年的补全佳句为例,试题中明确说明,考生如果读过原文,可按原文照填,如果未曾读过原文,可任臆想填写,这说明如果考生不知原文,但能做出其他比较适宜的答案,也是可以被接受的,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同样表明考试注重考生能力,而不以所谓的标准答案囿其发挥。

社会主流文化对国文考试内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文学,提倡语体文,积极推行标点符号改革;同时,又有一些学者提出应回归中国传统文学,文言文才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语言文字,社会上对文言文的使用也是普遍而广泛的。燕京大学的国文考试重心在文言文和语体文之间不断调节平衡,1933年招生考试改革,鉴于社会上之实际需要,自当年起,国文考试虽仍有白话文内容,但重心则在文言文[52]。1941年,燕京大学派往上海招考的主试人员则称,燕大国文注重新文学,每次所出作文题目,亦以新文学题目为多。此外,如翻译(文言翻白话)、新式标点等亦有可能[53]

解放后各科试题显现出明显的思想倾向,受到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马列主义、唯物主义等内容出现在试题当中。1950年燕京大学参加华北高等学校联合招生,其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文试题有3大题:第1题为汉译英,内容是有关马列主义的一段文字;第2题是英译汉,内容是有关湖南农民土地改革的一段文字;第3题是作文题,要求从3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所给3个题目分别为:“解放对于我的意义”(What liberation means to me);“我打算如何帮助人们”(How I intend to help People);“英语对我的专业有何帮助”(How can English help me in my field)[54]。这种考试题型与燕大以往英文考试分口语、词汇、语法、阅读和作文的考试形式相去甚远,内容也有较大改变,如燕大英文考试中的阅读能力考核,要求考生在限定期间读完一篇英文经典文章,更须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完所列问题。

社会科学常识也是燕京大学比较特殊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涉及中外历史、地理及其他社会科学,以及中外重大时事。从多个年份的常识题分析,燕大常识考试科目的题型、数量都比较固定。数量一般固定在100道题,题型最主要的是填空题和选择题,偶尔会出现画图题。1948年之前,常识题基本都是客观题,1949年的试题中出现两道主观题。出题的范围相当广泛,不过各方面的内容大致比较均衡,试题内容主要涵盖:

1.中外历史题

何谓五伦?(一)____(二)____(三)____(四)____(五)____(1938年)

西洋中古时代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1938年)

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1)袁世凯 (2)孙文 (3)唐景崇( )(1945年)

西洋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正当中国(1)元代 (2)明代 (3)清代( )(1945年)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1)资本主义社会 (2)共产主义社会 (3)社会主义社会 (4)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年)(www.daowen.com)

季米特洛夫是(1)保加利亚人 (2)苏联人 (3)南斯拉夫人 (4)芬兰人( )(1949年)

2.地理题

陇海铁路与其他三铁路接轨之点在(一)郑州 (二)____(三)_________。(1938年)

说出两个南美洲的国名(一)____(二)____。(1938年)

埃及是(1)恒河流域 (2)尼罗河流域 (3)底格里斯河流域( )(1945年)

延安位于(1)长城以南,黄河以北 (2)长城以南,渭水以北 (3)长城以南,阴山以北 (4)渭水以南,秦岭以北( )(1949年)

斯大林格勒位于(1)乌拉河畔 (2)伏尔加河畔 (3)顿河畔 (4)聂伯尔河畔( )(1949年)

3.时事题

法俄两国现在的关系为_________。(1938年)

日本投降的根据是:(1)美国杜鲁曼总统,中国蒋主席,英国阿特利首相联名在Postdam所发出之劝告书 (2)中美开罗会议之宣言书 (3)美国罗斯福总统,中国蒋主席,英国邱吉尔首相之Postdam劝告书( )(1945年)

此次太平洋战争起于( )年( )月( )日止于( )年( )月( )日。(1945年)

最近我国恢复并发展生产,需要贯彻四方八面政策。四方八面是(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1949年)

4.其他社会科学

替外国商人在国内市场上奔走而从中取利的名叫_________。(1938年)

中央法币统由(1)中央银行 (2)中央,中国交通,农工等四行 (3)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等行发行( )(1945年)

三民主义经济政策要点为_________。(1945年)

政府机关向人民训示的公文称_________,人民向政府机关请求的公文称_________。(1945年)

《家庭,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一书的著者是_________。(1949年)

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普通是:(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1949年)

5.1949年的两道主观题:

就下列二题,任选其一,作短文一篇,文言白话不拘:

(1)人类社会如何发展? (2)新旧民主主义之区别

1949年是燕京大学社会科学常识题发生变化的重大转折点,从试题的类型和内容两方面都有新的价值取向,这是社会文化变迁、教育环境改变对大学人才培养产生的新的需求。大学担负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能,当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发生改变时,大学招生考试的内容也相应变革,正是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发生作用的典型表现。这也是中国近代所有教会大学招生考试都必然经历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