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业组织发展趋势-商业经济学

商业组织发展趋势-商业经济学

时间:2024-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商业组织的发展一、商业组织的演变商业组织是专门媒介商品交换的经济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经营和提供服务的社会实体单位。工业革命以前,商业经营活动的行业分工程度很低,但已出现批发经营活动的萌芽。18世纪的工业革命,赋予了批发交易充沛的货源、大量的资本、先进的物质技术设施和广阔的市场,批发与零售从此完全分开,产生了专职批发商人和批发组织,专门从事批发经营。

商业组织发展趋势-商业经济学

第一节 商业组织的发展

一、商业组织的演变

商业组织是专门媒介商品交换的经济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经营和提供服务的社会实体单位。商品要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商业组织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自从出现商业活动以后,从事商业活动的主体最早是个体商人,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交易范围的拓展,逐渐演变为主要由商业企业来组织商业活动。商业组织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构成了现代商业运行体系的组织基础。

商业组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创新、演进的过程。历史上最古老的商业组织形式是行商。商人们巡游各处做买卖,为卖而买,在卖出货物的同时,又买进其他货物。

经过长时间的资本积累,商人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定期去外地销售产品或从外地贩运产品回来出售,可以雇佣人员或由合伙人替他跑外地从事买卖,还可以在外地建立驻点,并雇佣一些雇员,就地从事地区间商业活动。商人可以坐镇在其固定的场所,用信件与外地代理人保持业务上的联系,坐商也就应运而生了。

坐商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在城市设置固定的商店。商店最初是家庭式经营,即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商业活动。之后,又演变为家族式经营。而后,走向合伙制经营方式。坐商的另一种组织形式是商业行会。商业行会实行排他性的垄断,以保护会员的优势,为会员创造均等的经商机会,并发挥集体力量加强城市防御和货物的安全贩运。商业行会这种群体组织,为股份公司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适应贸易扩大的需要,作为筹措资金的组合形式——股份公司诞生了。股份公司是适应城市商业型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商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满足了商人从事批发和委托贸易等业务经营需要的大量资本,使贸易能在全国范围以至世界范围内进行。

工业革命以前,商业经营活动的行业分工程度很低,但已出现批发经营活动的萌芽。18世纪的工业革命,赋予了批发交易充沛的货源、大量的资本、先进的物质技术设施和广阔的市场,批发与零售从此完全分开,产生了专职批发商人和批发组织,专门从事批发经营。社会大部分批发交易活动都由专职批发组织来承担,从而形成了贸易领域的一个固定行业和组织。批发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了社会分工与行业分工,从而能够节约社会劳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贸易效率和效益。批发组织形式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逐步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批发组织体系。

零售是古老的贸易经营形式。零售先后或并行采用了杂货店、百货商店、专业商店、超级市场、自选商店、便利商店、购物中心等组织形式。零售组织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断进行创新,构成现代零售组织体系。

总之,商业组织所经历的从行商、队商到坐商直至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分离,从个人业主、合伙制形式向以公司制为主形式的衍变,从单一功能向多重功能、从不完善不发达到较为完善和发达,既是一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又是由社会环境衍化而成。并且这种创新衍变的速度正在加快。从古代商业到近代商业企业,其组织形式的衍变较为缓慢;而从近代商业企业到现代商业企业特别是近一二十年变化的速度则极其迅速。

二、影响商业组织发展的因素

从历史进程来看,商业组织的发展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商业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技术进步成果应用以后,商业组织必然相应发生创新。如铁路的出现,更多公路的建造,蒸汽动力船只的发明,以及航运网络的构建等,创造了快速运输大批量商品的条件;通讯条件的改善特别是电报、电话的运用使通讯条件得到改进,加快了商业信息传递的速度。这些都促进了商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钱德勒认为:“在分配方面,铁路和电报是造成现代大交易商出现的主要因素。这些大交易商直接向种植者、制造者和加工者购买商品和货物,并直接卖给零售商或最终消费者”。[1]现代高科技手段在贸易领域的运用也将对商业组织产生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2.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新的商业组织的出现和原有商业组织功能的变化。交通运输情况的改善,出现了海上、陆路的和平安全环境,使远程货运有了安全保证,于是,运输业作为一个专门行业从商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有着自己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的特殊行业。这样,商人就无需亲自押运货物,而可委托运输部门进行远程进销货物。这不仅为批发组织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且还带动了保险、仓储、货运经纪等组织的产生。同时,商业领域内部分工的深化,也会引起商业组织的创新。如批发商之间的分工形成专职批发组织、代理批发组织和兼营批发组织等。

3.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业组织的创新更多的是受市场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讲,市场在商业组织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一,市场能使企业家敢于冒风险。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垄断利润”的获取是新商业组织出现的动力,也是新商业组织创建的直接目标。其二,市场能引导商业组织发展的方向。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为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会出现特定的商业组织。其三,市场能减少商业组织创新的不确定性。只有某种市场需求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具有长期发展趋势,市场商品供应充裕,具有完备的体系,一种新的商业组织才会诞生。其四,市场能激励商业组织创新。市场中的竞争,优胜劣汰,迫使企业调整经营空间和形式,优化组织结构。

4.政府作用。政府在商业组织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如一些西方国家政府为了实现某些社会目标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组建过国有企业集团;日本某些综合商社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过政府的保护;韩国的综合商社是在政府支持与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我国连锁组织也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壮大的。因此,政府通过宣传和舆论导向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商业组织的认识;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法规,可以为商业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政府的组织、规划和培植,可以缩短商业组织演变的自然过程,加快商业组织发展的速度。

三、商业组织发展趋势

(一)商业组织的大型化

在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风靡全球的条件下,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来赢得规模优势和效益已是获得贸易利益的一个重要源泉。因此,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商业组织出现了大型化趋势。

商业组织的大型化意味着在商业领域占主导作用的商业企业日益巨型化、规模化,由单体企业向集团型企业发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合、合并、连锁等方式对企业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企业联合体并形成新的经营能力。集团型商业组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规模巨大。现代集团型商业企业是由若干个本来就是大型商业企业通过联合、合并或入股等形式组合起来的。如1999年10月,家乐福与普罗莫代斯集团合并,诞生了世界第二大零售巨头,当年销售额达789.7亿美元。连锁经营的广泛采用,使得商业企业规模空前扩大。

二是实行多业态经营。多业态经营是指企业为了避免知识不完全以及其他方面的风险,采用多种业态来经营自己最擅长和最核心的业务。多业态经营是国际上大型或超大型商业企业通行的经营模式。如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Wal-Mart Stores)最初只有折扣商店这种单一业态,后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折扣商店业态在美国走向成熟和饱和,又引进了超级中心、仓储式俱乐部、大型超级市场、制造商商店等多种业态。

三是国际化经营。大型或集团型商业企业都实行全球化经营战略,其经营活动不局限于本国市场,而是有相当大比重是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的。如麦德龙在欧洲、南美和西亚的19个国家和地区建有3607家分店,拥有近20万员工,年销售额达875亿马克。

四是伸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现在集团型商业企业不仅在商业、服务业中继续发展,而且在工业、金融业、运输业、农业和各种知识技术产业中都在蓬勃发展。如日本的综合商社就是典型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商业组织,其经营内容从进出口贸易、国内贸易到金融投资和信息收集,无所不包。

商业组织的大型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积聚和集中、优化资源配置、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的要求,也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作用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有:(www.daowen.com)

1.经济利益驱使。商业企业的经济利益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优势和区位经济优势等。大型或集团型商业企业更容易获得这些利益。规模经济利益主要表现在,大型或集团型商业企业,尤其是大型连锁超市集团,能够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从供方得到价格优惠;可以通过各分店经营设施的统一化、标准化,降低设施建造成本;可以集中进行广告市场调研乃至产品和技术开发活动,降低经营成本等;大型或集团型商业企业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汇聚力,对消费者有巨大的吸引力,有利于扩大销售额。区位经济利益主要是指优越的地理位置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

2.市场需求的变化。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日益丰富且产品质量差异小。随着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节约购物时间从而增加闲暇时间,因此,出现了对日常生活用品“一次买齐”的购物要求。谁能满足消费者的这种“一次买齐”的购物要求,谁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胜。满足消费者“一次买齐”的需求,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提高了进入市场的门槛,只有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才具有竞争力。

3.市场竞争的压力。商业组织大型化既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贸业非常发达,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如1990年意大利有批发商12.6万家,零售店87万家,流动摊贩约11万人,再加上28.4万个中间商、8000多家租赁店,平均每40人就有一家商店,居世界前茅。[2]再如,进入1999年全球500强的商业企业,美国就有35家,[3]可见,美国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强度非常之高。在贸易竞争中,大型商业企业要具有更大的竞争能力,就必须采用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迅速扩张自己的实力,以提高辐射力和吸引力,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而中小型商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感势单力薄,难于取胜,迫切需要联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组织化程度。可见,商业组织大型化是市场竞争的一般趋势。

(二)商业组织的微型化和专业化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的差异性日趋明显,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异质性市场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产品将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专业化经营,这就为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并且不少大型商业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又在设法缩小核算单位,进行企业重组,使得大企业内部出现了众多的小公司。如美国近些年兴起的营业面积十几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ShoppingMall)中绝大多数是各种小型专业店;美国居民区小商业群中94%是小店铺;日本零售业中5人以下的店占85.1%;[4]从事网络销售的企业都是微型企业;许多大型商业企业进行裂变,形成许多小型组织。

商业组织的微型化,导致在贸易领域中数目最多的小型商业企业更加细小,更易于进行专业化或特色化经营。商业组织微型化的优点是:利于贴近市场,深入到居民区,能更好按照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经营的核心商品,保持对顾客的吸引力;可以面对面接待顾客,提供情感服务,在物质产品充斥的社会,具有人情味的服务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具有灵敏应变能力,自生能力强,能够较快适应外部环境与市场的急剧变化;可以更快应用和开发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得权责明确,决策迅速,便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等。

商业组织的微型化和专业化是由经济发展以及所带来消费的变化所决定的。

(1)异质性市场的出现。异质性市场是指消费者对产品质地、花色、品种、档次、价格、包装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要求或者在购买行为上有明显差异性的市场。它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出现的。在异质性市场中,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商品需求,不仅表现在消费者对各类商品产生不同需求,而且还表现在对同种商品的不同款式、花色及品质的选择倾向以及对品牌、时尚的追求。市场越分越细,专而小的大量专业店应运而生。另外,消费的普遍性、分散性和连带性的特点,要求各类小规模商业组织遍布社会各个角落,实行灵活经营。

(2)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随着市场由均质向异质的转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的快速与不确定的变化,大批量单品种的生产方式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对多品种、小批量、更新换代快的生产方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竞争的压力下,生产者不得不为满足这些差异性的消费需求而接受任意批量的订单,甚至是个件订单,组织分工精细的小批量的生产。结果,满足同一消费需要的产品不仅总量上增大了,其花色、款式和规格等也空前增多了。显然,这也会极大地推动着专而小的商业组织的发展。

(3)交易费用的节约。这为商业组织微型化提供了可能性。从商业组织来讲,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单位之间、个人之间信息交流的结构和方式,大大便利了信息交流,过去必须捆在一起的部门由于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分开。另外,微型化商业组织通过自愿连锁和特许经营等方式联结起来,保证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支持与合作,成为一个社区或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两方面都有助于交易费用的节约。从消费者来看,消费者对方便型商品的购买不愿付出更多的时间去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挑选、评估,要求就近购买。遍布居民区的各类经营方便型商品的小型零售企业可以节约消费者所支付的交易费用(时间)。

(4)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传统的技术手段条件下,相对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小企业受资金、人力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开拓市场的难度较大。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小企业在传统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大大增强小型企业作为贸易主体的地位,为它们提供了与大公司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共享,小企业也可以像大企业一样上网销售商品,为其开拓市场创造了新机会。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讯手段的现代化,贸易经营活动的决策速度和复杂度空前提高。对决策快速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导致决策权利的下放和企业的裂变。

(5)贸易效率的提高。许多商业活动通常是在被动地不规律地接待顾客,有许多临时可变因素,因此,要提高贸易运行效率,商业企业的管理环节不宜太多,现场的主管者最好就是最后决策者,这样既能灵活地适应顾客的各种要求和变化不定的情况,又可大大节省管理费用,增加企业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大型企业的裂变和小企业建立的依据之一。

(6)创业需求的增加。在贸易领域每年都要新成立许多小企业,同时,也有不少小企业在竞争中退出。企业是一种造成变化的机制。小企业的进出给经济和商业活动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使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潜在的企业家。建立新的企业不是简单的现有企业的复制,而是代表一种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劳动人口素质越高,小型企业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商业组织的虚拟化

虚拟作为计算机术语中的一个常用名词,是指通过借用外部共同的信息网络及通道,提高信息数据存贮量和存取效率的一种方法。借用到企业管理中则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只保留组织中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的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界力量进行整合弥补,以发挥企业有限的资源优势。

在技术飞速发展、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商业企业单靠自己的力量来组织或提供符合顾客需求的商品和服务,难以达到快速占领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因此,一些企业通过组织虚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值低的功能虚拟化;经营者把精力集中在经过仔细挑选的能使他们真正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技能和知识上,以高弹性化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虚拟组织是建立在把多家公司的最优秀人才集中起来为我所用的理念上,其特点主要有:(1)松散性。虚拟组织由一些独立的各类企业自愿结合起来,为某一共同目标而形成的松散性企业联盟。它既没有总部和组织章程,也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和繁多的组织层次;既无职务等级,又没有上下关系。虚拟组织只关心成员企业与合作项目相关的经营问题。(2)灵活性。虚拟组织由一些独立企业组织起来的临时性企业,一家企业也可以同时参加几家虚拟企业。因而,其经营具有灵活性,能合理利用企业各项资源。(3)竞争力强。虚拟组织具有分享知识和技术、分担成本费用的特性,每个伙伴均可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贡献出来,有可能创造一个“一切都最优等”的机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可能是一流的,而这是任何一家单个公司都做不到的。

虚拟组织经营的基本形式有:

第一,虚拟生产。即公司专攻附加值最高的行销与设计等,生产则委托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进行。商贸企业通常是从品牌开发入手,采用虚拟生产方式,使自己拥有没有工厂的制造体系,取得可观的效益。如以经营毛线及其制品闻名的上海恒源祥公司,一个工厂也没有,但具有自己的品牌、销售渠道以及发现时尚的眼光,该公司集中优势资源,专攻附加价值高的销售和时尚设计,生产活动则委托经考察合格的生产厂商代为生产加工,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创造了企业高弹性的竞争优势。虚拟生产,既可以发挥商业组织的优势,又可以直接掌握货源,因此,批发组织和零售组织向生产领域渗透以掌握货源时,通常会采用这种做法。

第二,业务外包。商业组织对自己一些重要的但非核心的业务职能交给组织外部的专家去做,把组织运作提高到最优水平。如在高度市场化时代,企业录用合格人员,尤其是聘用优秀的经营者以及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给专门的公司如“猎头”公司去经营,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优秀人才。再如把比较麻烦和头疼的应收账款业务外包给专门的公司,使自己能够集中精力开展其他业务。

第三,策略联盟。几家公司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而各自的市场都有一定程度的区隔,为了各自利益,进行策略联盟,相互交换彼此的资源,以创造竞争优势。

第四,虚拟销售网络。公司总部对下属销售网络充分放权,使其拥有独立的“产权”,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销售公司。这既节约了公司的精力与费用,又激活了下属公司的行为。但采用该形式应具备的条件是总部必须拥有具有相当市场前景的产品,并能以自身的品牌与技术更新优势保持其稳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