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地方官学的发展与地位提升

地方官学的发展与地位提升

时间:2024-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郡国为最大的地方行政单位,“皇子封王,其郡为国”。从此,主持地方的官吏,渐次重视设置学官。汉代地方政府中从事教育的官员,称郡国文学,又有文学官、文学博士、文学祭酒、文学掾、文学掾史等称谓。汉元帝时开始在各郡国设置五经百石卒史,是为地方学官立品秩之始。文学的“百石”之俸禄虽属太低,但其地位要比同品秩的其他地方属官高。

地方官学的发展与地位提升

第三节 地方官学

汉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有郡国、县、道、邑、乡、聚。郡国为最大的地方行政单位,“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位后,对文翁兴学一事极为赞赏。下诏令天下郡国仿效,设置学校官。从此,主持地方的官吏,渐次重视设置学官。平帝时,王莽秉政,郡国、县、邑、乡、聚都有分别设立学、校、庠、序,添置经师,出现“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盛况

汉代地方政府中从事教育的官员,称郡国文学,又有文学官、文学博士、文学祭酒、文学掾、文学掾史等称谓。文学是地方学术官,职责与中央政府中的博士类似,除作为地方长官的学术顾问外,在建立起地方官学之外,文学还负责进行教学活动,并向上司荐举“通明经术者”,推广教化等等。汉元帝时开始在各郡国设置五经百石卒史,是为地方学官立品秩之始。文学的“百石”之俸禄虽属太低,但其地位要比同品秩的其他地方属官高。郡国学的学生称“文学弟子”、“学官弟子”、“校官弟子”、“郡学生”等,多为当地官吏的子弟,也有一些平民子弟。地方官学没有直接向国家输送人才的职能,但优秀的学生可以由地方长官荐举到朝廷任官,或补为太学生。(www.daowen.com)

郡国学校以社会教化为宗旨,这鲜明地体现在各地立学设教的目的中。一些发达的郡国学也仿效太学分经立官,进行专经教授。授经目的在培养通晓儒家经典的郡县属吏,贯彻以“儒术饰吏事”的统治策略。郡国学还是地方实施教化的得力工具。它不仅教授生徒,而且面向社会推广教化,移风易俗。郡国学经常通过“乡饮酒”、“乡射”等传统典礼活动,向百姓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达到“教化万民”的目的。例如文翁,是为了改变“蜀地僻陋有蛮夷风”的状况才在蜀地兴学的;再如丹阳太守李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我国,乃为起学校”;宋均任辰阳长时,为了改变当地信鬼神的陋习而“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郡国学是这样,庠序之教更是这样,《孝经》师和乡三老都致力于一乡的教化。地方学校既讲教化,因此特别重礼行礼。我国古代学校祭祀孔子即由此而兴。据史书记载,一些郡守都曾令文学、校官、诸生演习礼容,借以引导地方的礼仪教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