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间的旅游
2025年10月13日
四、民间的旅游
中国古代的下层社会成员,有着他们特定的旅游方式和风俗。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再加上受古代意识中旅行遇怪、遇险等观念的影响,因此近游方式相对较多。传统的旅游活动有踏青、端午节划龙舟、重阳节登高等。
踏青亦即春游。孟浩然在《大堤行寄万七》中说:“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欧阳修在《阮郎归》中则描写了他在春游中的所见所闻:“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在农历五月五日,即端午节,划龙舟属于中国传统的游玩活动。每逢在这一天,乡民齐集,观看龙舟赛之盛况。龙舟赛有其竞赛规则,每舟数十人,居中者依节奏敲击大鼓,为参赛人员鼓劲,看何队先达终点则为胜。同时,两岸观众呐喊助威,为自己支持的队加油。这表明,龙舟大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参与性很强的特殊民俗。
重阳节登高。其时风轻云淡,秋高气爽,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可谓出户登山、观天瞰地的大好时节。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抒发了重阳节登山时的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