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宗教旅游
2025年10月13日
五、宗教旅游
宗教旅游主要指以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借助自然与人文资源,以吸引宗教信仰者和一般旅游者进行的朝拜、研究、观光等专门的旅游活动。中国传统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除了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以外,其他3种都是外来的宗教。两千年来,中国的宗教信徒为追求宗教信仰,他们的足迹遍及千山万水,他们甚至不辞艰辛,走出国门,或求取真经,或朝觐圣地、圣迹,或传播中国文化,或寻求友谊,为中国的旅游文化谱写了特殊的篇章。中国的宗教旅游在东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达到了高潮。大批中国僧侣到印度取经;众多的西域高僧来华传道;唐代高僧东渡扶桑布教、弘法,将光辉灿烂的唐文化传播到日本,构成了这一时期佛教旅游的靓丽风采。此外,广大的佛教徒和道教徒还广游名山胜水,修建佛寺、宫观,为中国的山水文化增加了宗教色彩,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除了宗教信徒的旅游活动以外,中国广大居士乃至一般民众也乐意到宗教名山以及佛寺道观去旅游,而且中国的文人学士也大多爱与高僧高道结交,坐禅论道,品茶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