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发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文化内涵不突出、产品特色不鲜明
文化属性是文化旅游商品的一个基本属性,文化内涵的深厚程度是一种文化旅游商品质量好坏最根本的评判标准。就我国现阶段文化旅游商品市场上的具体情况来看,很多地方都存在旅游风景点的文化旅游商品品种雷同,体现不出该旅游风景点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设计观念滞后,不懂消费心理
我国的文化旅游商品资源其实非常丰富,对于各地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很强。然而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其他各种效益都未达到预期效果。往往一种很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商品并没能很好地发挥其吸引力。一方面,旅游商品并没有引起旅游界太多的重视,很多商品只是简单地仿制、复制,而没有加入太多的创新和设计。另一方面,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任何一种商品都离不开科技的运用,而在我国的文化旅游商品市场中却并没有引入很多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加以开发、设计,长期如此,则必然会走在时代的后面。
(三)生产粗制滥造、商品档次不高
一直以来,我国旅游业都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一步步在逐渐提高、完善,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却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重视。既没有很多倍受关注和信赖的品牌名牌产品,也没有很多独具规模的文化旅游商品交流中心。整个行业上的管理也不太规范,景点上大都有很多零散的个体经营摊,他们所批售的旅游商品中,粗制滥造、品质低劣的商品屡见不鲜,因此有人断言我国的文化旅游商品与景观不在同一档次上。
(四)包装设计简陋、缺少名牌品牌
在当今商品市场的社会里,产品不但要讲求质量、性能等自身的竞争因素,还要注重产品的包装、信誉、市场状况等各方面的间接因素。同样,作为一种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和交换的商品,文化旅游商品在其开发和制作过程中,产品的包装、品牌效应以及厂家的信誉度等对该产品的销售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都应引起注意。
(五)行业管理不完善,购物场所不集中
在我国的很多旅游景点上,我们看到的文化旅游商品的购物场所大都比较零散、不成规模,还有很多散居的旅游商品小摊贩。这种小手工作坊式的经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易行,还可以增强市场活力,但在管理上就必须加强力度。很多海外游客都反映,在我国的景点购买文化旅游商品时,经常有小摊贩提高价格甚至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给他们带来了损失。出现这种现象也给我国旅游界带来了极差的影响。
当然,除了上述问题外,我国的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在其他方面还存在有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和漏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更多地思考和创新,从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