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发的现状

二、开发的现状

(一)开发程度分析

我国开展建筑文化旅游活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分析其开发现状不难发现,尽管我国拥有如此丰富的建筑资源,但在开发程度上,依然停留在表层的开发上,根本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说,目前我国建筑文化旅游的开发程度尚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也就是仅限于围绕原来存在的建筑物做文章,或者说是吃原来的老本。所以现阶段的一切建筑文化旅游宣传和开发基本上都以此为中心,反而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开发。从资源开发的广度而言,我国对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不够,从开发的深度而言,我国建筑文化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开发的技术手段与开发模式上看,我国的建筑旅游尚不成熟。

(二)开发存在的问题

建筑文化旅游是以一定的建筑实体为依托,一旦脱离了这一实体,文化也就失去了得以体现的载体。在我国现存的建筑实体中,本身便存在着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地域广泛的国家,且民族分布多是杂乱的。由于这种地理条件、经济条件以及不同的旅游发展观念的限制,我国建筑文化旅游的开发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基础设施的不完备,给旅游文化的开发造成了客观上的障碍;由于传统经营观念的约束,对建筑文化旅游的开发显得冷热不均,厚此薄彼;盲目地开发与改造损害了一些旅游建筑的原汁原味,污染了其文化的内涵。

(三)效益状况

作为旅游资源的一种,建筑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就在于如何使其吸引力转化为效益。有效的开发能使旅游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利用文化遗产的保护、宗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展现文明古国的风采,来提高民族自豪感、保护地方性及民族性文化的完整与发展。经济效益方面表现在增加外汇收入、繁荣国内经济和为现代建筑投资注入附加值。在环境效益上表现为人们意识的唤醒和新建筑观点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