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本书是我多年前的三位学生胡海鸥、宣羽畅和马骏编写的,他们当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财金系的金融专业,现在则分别是长期从事金融理论研究的博士,证券投资教学的教师,甚至是执教多年、投笔经商的专业的证券投资人,以他们这样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特征的组合,决定了他们编写的教材一定具有这样的特色:既有证券投资理论的深度,又有对我国改革实际的独到理解。如“证券投资的功能分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廓清我国对于证券投资功能的模糊认识,“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则反映了作者对我国“十五”计划和跨入21世纪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对资本传导机制理解的深度。其他有关证券市场基本内容,如“基本证券商品交易分析”、“金融衍生商品分析”、“上市公司条件和质量分析”、“证券投资的技术指标应用”等,既详细介绍符合国际惯例的一般规律,也有很多对我国实际情况的阐述与分析。至于“证券市场的购并与运作分析”、“证券市场风险衡量分析”、“证券市场监管”等章节则更是很少在其他有关证券投资分析的教材看到的,书末附有《证券法》,这不仅给读者的学习带来便利,也帮助他们加深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理解。
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经济类的教材来说,确实存在着注重市场经济下经济运行一般规律和国际惯例的介绍说明,却相对忽略对中国目前经济运行实际情况的论述,以至经济类的学生常常会发出我国实际情况与教材说法相去甚远的感叹,但是,本书的作者却在尝试摆脱这样的格局。我相信读完这本教材的学生也一定会感到,该书更贴近我国证券市场和金融改革的实际。
本书还有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在每个章节之前都有个本章预习,每个章节之后也都有分析思考题,这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完了进行自测,有利于读懂和把握教材的体系。
本书的“基本证券商品交易分析”、“金融衍生商品分析”、“证券市场风险衡量分析”、“证券投资的技术指标应用”等章节由宣羽畅编写,“证券投资的功能分析”、“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上市公司条件和质量分析”、“证券市场的购并与运作分析”、“证券市场监管”等章节由马骏编写,全书由胡海鸥负责统稿。
我很乐意为他们写这个前言,不仅因为他们曾经是我的学生,更因为这是本有质量有特色的教材,它既适合于高校学生,也适合于成人自学。
杨君昌
1999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