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辣椒黑霉病
2025年10月13日
12.辣椒黑霉病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果实。从果顶或果面开始发病,初期发病处颜色变浅,病斑从边缘向中央收缩,湿度大时出现黑色霉层,湿度小时病斑易破裂(图1-24)。

图1-24 辣椒黑霉病病果
病原
病原菌为匐柄霉(Stemphylium botryosum Wallroth),属半知菌门真菌。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进行传播,病原菌可直接穿透植物的表皮,也可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温暖潮湿及降雨是导致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尤其当土壤肥力较差,植株免疫力低时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除发病严重的病叶并烧毁,温室内及时放风,降低棚内湿度。
3)多施有机肥、叶面肥,提高植株免疫力。
4)药剂防治。发病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后可将下列配方交替使用:①18%咪鲜·松脂铜乳油500倍液喷雾;②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15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混合喷雾。上述药剂一般7~10天喷1次,严重时可缩短为3~4天喷1次。
注意 辣椒黑霉病环境合适时发病传播速度快,发病初期用药可稍重一些,以控制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