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茎基腐病

16.辣椒茎基腐病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幼苗及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变褐色或变黑色并缢缩(图1-33),影响植株营养及水分运输,严重时植株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症状与幼苗期类似(图1-34),茎基部上方常生出不定根。

978-7-111-52313-0-Chapter01-34.jpg

1-33 辣椒茎基腐病病部变褐色并缢缩

978-7-111-52313-0-Chapter01-35.jpg

1-34 辣椒茎基腐病植株萎蔫

病原

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半知菌门真菌。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腐生性强,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第二年病原菌随浇水或农事操作传播。大水漫灌、地温过高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培育无病壮苗。育苗期苗床换新土,种子用55℃水浸泡20min后播种。幼苗定植时不要过深,及时排出地表积水,培土不宜过高。

2)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减少初侵染菌源。浇水时不宜一次浇太多,定期疏松土壤,透气降温。

3)药剂防治。定植后发病,可在茎基部施用药土,每平方米表土施用20%拌·锰锌可湿性粉剂10g,充分混匀后于病株基部覆土,把病部埋上,促其在病斑上方长出不定根。也可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主要喷洒植株茎基部。5~7天喷1次,连喷3~4次。也可在病部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00倍液,能抑制病情发展。

提示 在种子消毒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土壤消毒工作,灭杀土壤中的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