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辣椒红粉病
2025年10月13日
13.辣椒红粉病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近成熟的果实。常从果实蒂部或有伤口的部位发病(图1-25),病部先变褐色,后出现粉红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图1-26)。
病原
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Pers.)Link],属半知菌门真菌。菌落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粉红色。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枝,无色;分生孢子顶生,单独形成,常聚集成头状,呈浅红色。分生孢子呈倒梨形,无色或半透明,成熟时具有1个隔膜,隔膜处略缢缩,大小为(15~28)μm×(8~16)μm。

图1-25 辣椒红粉病从果蒂处发病

图1-26 辣椒红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寄主上,一般从伤口侵入。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原菌发育适温为24~30℃,处于90%以上的相对湿度时发病较重。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植株徒长、植株衰弱等原因易造成该病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
1)适度密植,及时整枝、绑蔓。适时放风降湿,降低棚内湿度,雨后及时排水。选用无滴膜,防止棚顶滴水。
2)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3)药剂防治。发病前可用15%百菌清烟剂预防,每亩用药剂250~300g。发病后可喷洒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25%异菌脲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等药剂,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提示 苗期最好进行炼苗、蹲苗,培育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