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细菌性疮痂病

26.辣椒细菌性疮痂病

症状

植株各部位均可受害。叶片发病出现许多近圆形褐色水浸状斑点(图1-49),常有晕圈。果实发病出现近圆形黑褐色病斑,稍隆起,后期木栓化(图1-50)。

病原

病原菌为野油菜黄单胞菌辣椒斑点病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Doidge)Dye.],属细菌。

发病规律

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附着在种子上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病原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最适温度为25~30℃,农事操作、害虫造成伤口多,发病重。

978-7-111-52313-0-Chapter01-50.jpg

1-49 辣椒细菌性疮痂病叶片症状

978-7-111-52313-0-Chapter01-51.jpg

1-50 辣椒细菌性疮痂病果实症状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与非茄果类作物实行轮作。

2)种子消毒。种子可用55℃温水浸种15min。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23%氢铜·霜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

注意 阴雨天不宜进行农事操作,避免形成伤口,引起病原菌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