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智慧旅游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发展状况
全国范围来说,智慧旅游的建设自2010年起才开始在试点城市启动,历史较短,实践经验和出现的问题还未充分显露。现有研究表明,智慧旅游架构的信息共享解决了过去旅游公共服务供应低效或不足的问题,拓宽了旅游公共服务的领域,并延伸至相关行业,如交通、医疗、安全等,形成旅游保障性服务。智慧旅游的建设切实实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升了旅游城市的美誉度和游客满意度。同时也提出,立足旅游目的地产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总体方案设计是智慧旅游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并强调了政府的总体协调职能。智慧旅游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使政府成了无可替代的投资主体。
2012年5月和12月两次批了33个试点城市,主要是地级大中旅游城市,也有直辖市和县级市。在我国将智慧旅游写入“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后,南京、成都、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
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纲要方面,江苏、四川等旅游大省陆续打造了自己的智慧旅游示范区创新发展模式。福建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重点打造覆盖全省的智慧旅游体系,通过投资海峡智慧旅游网、海峡旅游卡等智慧旅游工程。上海借助世博会之机,将全球“智慧城市”最新信息科技率先应用于世博园的安防、管理、服务、交通等各个环节,并且面向旅游者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智能导游”。北京通过编制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纲要、智慧旅游数字业态建设规范等措施打造“智慧旅游城市”。山东在全省全面推广应用863旅游信息化项目;江西启动“江西智慧旅游”工程,打造江西智慧旅游网,与淘宝网合作推广销售江西旅游产品;强化旅游景区、城市和旅游企业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基于3G应用的“江西风景独好”手机客户端。
在智慧旅游技术应用方面,九寨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景区在旅游旺季人员拥堵、缆车空驶率过高、旅游车辆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而达到景区旅游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江苏省专门为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了服务器中心机房,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该系统游客出发前可以获得实时的景点旅游资讯,并且可以帮助游客设计出行路线;游客观光过程中,客户端为游客实时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相关资讯;旅游结束后,旅游游客可以对该景区进行评价。北京故宫开发了网上虚拟旅游系统。在游客旅游前,可以通过该系统模拟故宫真实的场景,出行计划使得游客对景区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增加游客的旅游兴趣,帮助游客优化使体验过虚拟场景的游客在真实旅游中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