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信息服务类

4.2.1 信息服务类

注重对信息的介绍,保证基本信息沟通的流畅、准确,为客户提供及时、精准的信息服务。

4.2.1.1 信息资讯类

现有的资讯类信息多分布于各个经营主体网站,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途径。借助公共服务平台,游客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辅助下,可以从官方的角度通过终端系统获取资讯类信息,如:景区游览信息、食住行信息、气象信息等。亦可在旅游集散中心、景点服务中心、门户网站等地通过触摸屏获取相应信息。多形式的展示系统,可以加大资讯类信息及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多角度满足客户需求。

4.2.1.2 信息发布类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先进集成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相结合,将现有的、分散的各经营主体网站、行政机构网站及相关的论坛、社区等高效有机整合,构成区域性旅游信息服务一体化的平台系统,整合景点、政策、促销等发布类信息,共享区域内旅游信息,避免出现重复或分散建设的旅游信息资源,既方便统一管理和审核,又大大减少了游客搜索信息的时间,增加游客的公共服务满意度。

4.2.1.3 游客体验类

旅游体验是一个过程,是涉及旅游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带有愉悦性、真实性和经济性的综合体验。智慧旅游对游客旅游体验有诸多方面的影响,就“智慧”而言,在旅游产业中,它代表旅游资源高效地管理、整合和优化;就旅游者而言,它代表方便、快捷、自由、优质;就旅游管理部门而言,它代表资源配置与管理模式的智能化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优质化。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游客体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推动出游动机:游客的出游动机分为内在和外在动机,智慧旅游提供了更便利的旅游资源,如:快捷选择合适的酒店、餐厅已经交通工具等,满足了当代游客想要逃避压力,放松身心的需求,智慧旅游更是以旅游者的需要来设计和影响旅游产品,推动了游客出游需求和动力。

(2)使旅游要素全面升级换代: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智慧旅游产业链与吃住行游购娱环节点对点地对接起来。例如,在住的方面,酒店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取得游客身份认证,读取游客偏好等信息,酒店客房更是引入了智能系统;在行的方面,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来预定机、车、船票并随时关注航班、车次晚点或取消等动态信息,以调整出行安排,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失。

(3)满足个性化需求: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做出旅游行为时通常会货比三家来降低自身的决策风险,过去,只能依靠景区和地方旅游局部门提供的宏观数据,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大数据时代,游客能在海量的数据进行筛选,找到合适的旅游目的地、出行方式、交通及住宿用餐方式等智慧旅游已不是单纯地提供旅游资讯,而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记录游客的偏好和习惯,重新整理与设计旅游,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4)及时反馈、评价:智慧旅游依靠大数据将景区、旅行社、酒店以等旅游相关产业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对游客的信息进行分析,打造一个旅游资源数据库,准确地反映景区甚至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情况,发掘旅游热点和游客的兴趣点。大数据还可以帮助城市预测节假日期间的客流,提前做好预警措施,通过数据挖掘,还可以了解客源地情况,提前做好人群分析,适时引导出行时间和方式。

总之,智慧旅游从本质和技术上提升了旅游体验,达到了更好地为个性化、体验式旅游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