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4%NaCl溶液浸泡条件下硅灰对氯离子电通量影响

6.3.2 4%NaCl溶液浸泡条件下硅灰对氯离子电通量影响

图6-8中是在浓度为4%的NaCl溶液浸泡41d后硅灰对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对于水胶 比 为0.38混 凝 土,28d的 氯离子电通量在硅灰掺量分别为5%、8%和11%时,由基准组的2894.7C分 别 变 为1007.6C、380.5C和442.9C,电通量的降低幅度分别提高65.2%、86.8%和84.7%。说明掺入不同质量的硅灰对混凝土电通量值降低幅度有很好的效果,硅灰掺量从5%到8%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电通量值比之前下降幅度约20%,在这两种掺量之间加入少量的硅灰会混凝土的抵抗渗透性能力迅速提高,直到硅灰掺量为胶凝材料的8%时电通量值降到最低,但硅灰掺量从8%变化到11%的过程中,图中的折线基本是一条平行的直线,表明电通量值降低幅度很小。

对于水胶比为0.33混凝土,电通量值在硅灰单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总量的5%、8%和11%时,由基准混凝土的1894.3C分别变为502.9C、279.5C和817.1C,电通量降低率分别为73.4%、85.2%和56.8%。由此可以看出单掺硅灰量为5%、8%和11%时,混凝土电通量值都小于1000C,说明硅灰可以使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由“低”的水平变化为“非常低”的水平,而且加入的硅灰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8%时对混凝土电通量值降低幅度最大,即在混凝土中硅灰掺量为5%使其渗透性降到最低的水平,从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为工程的建设发挥最大的利益。

图6-8 4%的NaCl溶液中硅灰掺量与电通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