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随着旅游业在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要实现生存乃至持续发展的目标,急需解决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认识、培育及管理问题;世界旅游组织工作重心也已转向对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问题的关注,并专门成立特别工作小组研究这一重大问题。总之,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成为旅游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热点话题。然而,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难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内涵界定的缺失便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量化评价研究也较为薄弱,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为了适应实践领域的迫切需要,本文充分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内涵进行归纳和辨析的基础上,基于国内客源市场的分析视角构建了一套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和大连为例展开了实证研究。

首先,在竞争力与旅游竞争力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思想,以资源优势理论为指导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是指旅游目的地借助其资源禀赋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经历、为旅游目的地居民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高福利的现实能力与未来潜在能力之和,它表现为具有相同目标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之间市场占有率的大小、旅游收入的高低、旅游者满意度指数以及目的地居民生活幸福度指数的高低。主题概念的明确界定与统一认识便于后续研究的开展,尤其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目标市场关联性的提出确立了“目标市场相同”的研究前提。正是基于这一研究前提,本文在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选取了“国内客源市场”的分析视角。

其次,在借鉴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以及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借助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的结果明晰分析框架的具体内容,进而得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评价模型。该模型由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八项分力、旅游产业以及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多种表现形式综合作用而成。其中,旅游资源竞争力、区位竞争力、旅游服务设施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以及基础设施竞争力为“弓”;旅游目的地营销竞争力、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竞争力以及旅游企业管理竞争力为“弦”;目的地的旅游产业为“箭”;目的地旅游业的竞争业绩、旅游者满意度指数以及目的地居民的生活幸福度指数则是“靶”。“弓”“弦”“箭”“靶”共同勾勒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弓箭式概念模型”,该模型为理解和评价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思路,可以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表现形式两个层次着手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再次,在细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性评价模型所涉及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分析性评价指标和显示性评价指标。其中,分析性评价指标主要选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共选取5大类、14小类、43项评价指标;权重则分别针对指标层、公共因子层以及竞争分力层,通过对前往某些旅游目的地旅游的国内游客开展问卷调查,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予以设定。显示性评价指标不涉及权重问题,主要选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各种表现形式,包括目的地旅游业的竞争业绩、旅游者的满意度指数以及目的地居民的生活幸福度指数等。该体系是基于国内客源市场分析视角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目标是通过分析性评价指标与显示性评价指标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做出事先预测与事后评价,并借助分析性评价指标找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打造工作的不足。

最后,以青岛和大连为例,对本文所构建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青岛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水平高于大连的研究结论;并借助配对样本T检验与重要性——表现分析(IPA)为青岛和大连两个旅游目的地提出了竞争力的提升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竞争力评价;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