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内涵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两个问题展开论述。基于对以上两个研究问题的详细阐释,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
1.“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是指旅游目的地借助其资源禀赋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经历、为旅游目的地居民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高福利的现实能力与未来潜在能力之和,它表现为具有相同目标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之间市场占有率的大小、旅游收入的高低、旅游者满意度指数以及目的地居民生活幸福度指数的高低。
本文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指出的内涵界定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的研究假设之上,以“资源优势理论”为基础,承认产品的异质性与需求的差异化。正是这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基础决定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目标市场”的关联性,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前提是“目标市场相同”。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比较仅限于目标市场相同的旅游目的地之间;对于目标市场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来说,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竞争,更谈不上竞争力比较问题。这充分考虑到了旅游产品的异质性以及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与差异化特点,能够体现旅游领域竞争力研究的特性所在。
2.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相对庞杂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归纳为5大类、14项公共因子。
5类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依次为:目的地管理因素、旅游企业管理因素、核心资源与吸引物因素、辅助性与支持性因素以及限制性与放大性因素;14项公共因子按重要程度排列,依次为:自然吸引物、资源与环境维护、目的地形象与知名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发展保障因素、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服务设施、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旅游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管理、旅游企业营销管理、社会灾难、目的地基础设施、人文吸引物、物价水平。
3.根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以及“钻石模型”理论,参照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解为旅游资源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旅游服务设施竞争力、目的地营销竞争力、目的地经营管理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以及旅游企业管理竞争力等8项竞争分力。
4.基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结合8项竞争分力及其各种表现形式,构建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评价模型。
该模型包含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竞争能力与表现形式三层核心含义。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诸项影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8项竞争分力,其中,旅游资源竞争力、区位竞争力、旅游服务设施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以及基础设施竞争力为“弓”,正如弓一样,这5项竞争分力的刚性较强、弹性较弱;旅游目的地营销竞争力、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竞争力以及旅游企业管理竞争力为“弦”,其伸缩性较强;目的地的旅游产业为“箭”,它在弓弦的作用下丈量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大小;而目的地旅游业的竞争业绩、旅游者满意度指数以及目的地居民的生活幸福度指数则是“靶”,它是弓箭相互作用所要达成的目标。“弓”“弦”“箭”“靶”共同勾勒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弓箭式概念模型”。
5.在细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性评价模型所涉及的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该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分析性指标和显示性指标两套评价指标。分析性指标体系包括指标与权重两大组成部分,其中,指标主要选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本文共选取5大类、14小类、43项评价指标;权重则分别针对指标层、公共因子层以及竞争分力层,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予以设定。显示性指标不涉及权重问题,其指标主要选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各种表现形式,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竞争业绩、旅游者的满意度指数以及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幸福度指数等。借助问卷调查数据以及相关旅游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分析性指标评价值与显示性指标评价值,借此可以比较不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大小,还可以提出相应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策略。
6.实证研究发现,本文所构建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借助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得出青岛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水平高于大连的研究结论。
从分析性指标评价值来看,青岛无论是在指标层、公共因子层、竞争分力层,还是在目标层上的得分均高于大连;从显示性指标评价值来看,青岛的绝大多数指标值都高于大连。综合分析性指标评价值和显示性指标评价值可以得出青岛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水平高于大连的研究结论。此外,分析性指标评价结果与显示性指标评价结果一致,这说明显示性指标评价结果能够验证分析性指标评价值的预测能力,即本文所构建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7.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与重要性—表现分析(IPA)发现,大连落在IPA方格图中第IV象限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更多,即与青岛相比,大连要提升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需改进更多的领域。
第IV象限指标的特点是重要性强而相对表现差,因而是需要重点采取改进措施的领域。青岛落在第IV象限的项目有F31-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F33-3(旅游服务质量管理)、F51-1(旅游企业员工的服务态度)、F51-2(旅游企业员工的服务技巧)、F51-3(旅游服务的及时性)、F52-2(旅游企业的售后服务)、F53-1(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以及F53-2(旅游产品与服务价有所值)8项,除F31-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外,其余指标均反映的是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企业管理方面表现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大连落在第IV象限的项目有F12-2(住宿设施)、F12-3(饮食服务设施)、F21-4(公共卫生与医疗设施)、F22-3(当地居民的好客程度)、F31-1(自然资源的监护)、F31-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F31-3(环境保护与改善)、F33-1(旅游发展规划)、F33-3(旅游服务质量管理)、F43-1(物价水平)、F51-1(旅游企业员工的服务态度)、F51-2(旅游企业员工的服务技巧)、F51-3(旅游服务的及时性)、F52-2(旅游企业的售后服务)、F53-1(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以及F53-2(旅游产品与服务价有所值)等16项指标。除了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产品与服务质量管理亟待改进之外,在食宿等旅游设施以及卫生与医疗公共设施方面也存在欠缺,文化资源与环境的维护及改进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