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世间唯有妙莲花
厦门八景是厦门的造化灵秀之地,凝结了山海之间的精华,『五老凌霄』就是如此,有诗云:『汗某恐滴落砚田,弦歌不断袅香烟。』
厦门八景是厦门的造化灵秀之地,凝结了山海之间的精华,“五老凌霄”就是如此,有诗云:“汗某恐滴落砚田,弦歌不断袅香烟。黄宫古剎相邻比,儒释相濡教化缘。”五老峰有着五座高高的山峰,依次为一峰、二峰、三峰、四峰和五峰。凌空而观,好像五位老人面海而居;云岫出山,好像是五位老人的白色髯须,似乎更增添了这里的神话色彩。五老峰前就是南普陀寺,也就是诗中所提到的“黄宫古刹”。南普陀寺依山面海,位置绝佳,一座座大殿沿中轴线、依托山势层层升高,望之犹如仙境。更令人觉得奇妙的是,一峰形似一座钟,又称钟峰;而五峰形似一个鼓,被称为鼓峰。不知道是当时建造这座寺庙的先人因为这个原因选择了这里,还是这五老峰常年听着梵呗钟磬,竟也受了感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形状。
放眼远眺,只见波涛层层,海天一色,平静的大海环抱着现代化十足的厦门都市,幽幽的梵乐与若隐若现的佛香味道不时传来。
站在山上,可见林木蓊郁,奇石嶙峋,再往深处走,山中洞壑幽深,岩泉清冽。放眼远眺,只见波涛层层,海天一色,平静的大海环抱着现代化十足的厦门都市,幽幽的梵乐与若隐若现的佛香味道不时传来。海浪永不停歇,时事已经不知道有过多少次轮回,这样的景象和唐末五代南普陀寺的建寺者当年所见并无二致,而重建本寺的施琅将军当年肯定也有相同的所思所感,觉得在这样可以放任游思上山入海、来往古今之地,所以,此处应当有一座梵宇琳宫。
这座驰名中外的十方丛林,三殿七堂俱全,殿堂个个重檐飞脊,是一处非常规整的中国古代建筑群。大雄宝殿内的墙上有清丽异常的山水花鸟画,又有画工精巧的佛本生故事壁画。
这座驰名中外的十方丛林,三殿七堂俱全,殿堂个个重檐飞脊,是一处非常规整的中国古代建筑群。大雄宝殿内的墙上有清丽异常的山水花鸟画,又有画工精巧的佛本生故事壁画。与北方寺院不同的是,南普陀寺取本地材料建筑而成。花岗岩、青斗石使这座寺庙显得古朴而典雅;剪瓷镶嵌而成的“麒麟奔走”“凤凰展翅”等图案,又让南普陀寺有着浓浓的南国风情。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大悲殿由施琅将军始建,正面供奉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其掌中各雕一只手眼,手上持多种法器,姿态不一,各臻其妙。
在寺门口取三支香,进殿诚心朝拜,在安静的寺院中,感受着这“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尴尬,却又感受到“物与我皆无尽”的和谐。南国寺庙中的长廊下都悬挂着木鱼,这正是在提醒大众:“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告诉人们世事无常,应勤奋精进,不能放纵享乐。
弘一法师与南普陀寺的缘分颇深,并有专门的文字《南闽十年之梦影》来记录和述说他与南普陀寺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他称自己为“二一老人”。“二一”来自两句古诗,一句是“一事无成人渐老”,另一句是清初吴梅村的“一钱不值何消说”。从这自嘲的称谓中可见弘一法师的无我与随缘。这无我与随缘,不知有多少得自这山、这海,这现实中的蓬莱仙境?
南国寺庙中的长廊下都悬挂着木鱼,这正是在提醒大众2]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告诉人们世事无常,』应勤奋精进,不能放纵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