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碎碎念

大城小事碎碎念

旅行者来了又走,看到厦门繁花似锦,青旅遍布,咖啡馆洋溢着青春与童话的气息,但真正的老厦门在哪里7如果去问老人们,老人们肯定会说是从船开始的,坐船经筼笃湾一直到鹭江码头,就到了厦门,用当地话说是]落去厦门一。

978-7-111-46842-4-Chapter05-1.jpg

旅行者来了又走,看到厦门繁花似锦,青旅遍布,咖啡馆洋溢着青春与童话的气息,但真正的老厦门在哪里?如果去问老人们,老人们肯定会说是从船开始的,坐船经筼筜湾一直到鹭江码头,就到了厦门,用当地话说是“落去厦门”。而从码头出来,最气派的一条马路便是开元路。现在,来到开元路一带,才发现时光在这里尘封,记忆从这里开启,生活在这里继续。正像北京有南锣鼓巷,上海有田子坊,厦门的历史就贮存在大同路、开元路与“第八市场”(八市)一带,但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商业开发的热闹,却保留了时光最纯真的印记。

走上轻轻浅浅的石阶,步入幽深神秘的小巷,被旧时光笼罩的老房子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故事。西洋风格的小楼二层向外伸出一个个弧度优美的半圆形阳台,一层则用承袭自古希腊风格的支柱支撑,形成一座座跨街骑楼。青涩的小草从老房子的间隙生出,为老街增添了破败和沧桑。带来现代生活的电线横在空中,没有电的晾衣绳上锈迹斑斑,各色衣物迎风飘舞。楼上的老实木窗半开半掩,露出颜色灰暗的厚重窗帘,屋内的吊扇吱嘎作响,缓慢地转动着。某某公司的红色字迹还留在灰色的石头门面上,但招牌下却是专卖鸡蛋和调料的小商店。曾经用来捕鱼的竹篓挂在墙上,成了最美的装饰。

978-7-111-46842-4-Chapter05-2.jpg

978-7-111-46842-4-Chapter05-3.jpg

厦门的一天从开元路的清晨开始,市井生活的画卷也慢慢在眼前展开。二楼的木质窗户一扇扇次第打开,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

978-7-111-46842-4-Chapter05-4.jpg

厦门的一天从开元路的清晨开始,市井生活的画卷也慢慢在眼前展开。二楼的木质窗户一扇扇次第打开,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窗口有中年男人光着上身、勉强睁开惺忪的睡眼在洗漱,穿着拖鞋下楼出巷;妻子则顶着一头乱发,穿着睡衣,用闽南语呼喊开来,张罗着家里的大小琐事。商铺的主人哗啦啦地打开了一楼的卷帘门,早餐摊、杂货店瞬间苏醒,路上也瞬间车水马龙,新鲜的蔬菜水果和海鲜被运送到著名的“第八市场”。这里是离港口最近的市场,所以海产也是最新鲜的。小贩们将清晨刚刚打上来的鱼切成大小相仿的块,整齐地摆放在店门口。清洗海鲜的水带着腥气,被洒了一地。从第八市场卸下货物的空车又纷纷往回走,与来赶早市的当地阿嬷一起,将本就不宽的小巷挤得水泄不通。传统理发店里有露出黄色海绵内里的黑色旋转皮椅和掉漆斑驳的镜子,开门后也迎来了今天的第一位客人,上了年纪的剪发师傅将白色围布一抖、一展,麻利地拿剪发推子一行一行地推着,碎发就纷纷落下。

日上三竿,没有了清晨的熙攘,上了年纪的阿伯、阿嬷坐在骑楼一层的门廊里,悠闲地看报纸、晒太阳。

978-7-111-46842-4-Chapter05-5.jpg

978-7-111-46842-4-Chapter05-6.jpg

日上三竿,没有了清晨的熙攘,上了年纪的阿伯、阿嬷坐在骑楼一层的门廊里,悠闲地看报纸、晒太阳。还有一些中年人围着巷口的矮桌,坐在竹制的方凳上,在茶桌仔(茶肆)一面啜茶一面聊天,用宜兴小掌罐泡出一壶壶“水仙”“留香”“一枝春”。壶中厚厚的茶垢显示出主人喝茶的品位与资历,是成为厦门功夫茶“茶仙”的法宝,而用这样的壶泡出来的茶也有着特别的醇香,红黑的茶汤让人回味无穷。如若你也坐下来喝茶,茶桌仔的老板还会打开盖着铁罐的大玻璃罐,从里面拿出用白纸包着的盐梅糕、脆口酥或贡糖,教你就着这些茶点一起喝。

无论筼筜湖开了多少高级咖啡厅,鼓浪屿添了多少奶茶店,而开元路的饮茶生活却是一成不变的,仿佛这里真的被人施了魔法,与外面的摩登世界隔绝开来,只有斑驳的墙壁有了变化。

时光回转,八九十年前,这里是厦门最热闹的场所,是城市商业与文化的中心。开元路是厦门第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厦门第一座骑楼便盖在了开元路上。骑楼本是南洋建筑,适合抵挡厦门的烈日阳光,而这一建筑风格后来也逐渐与闽南建筑风格相融合。一排排的骑楼拔地而起,各种铺面、洋行也在这里开业。成衣店、茶叶铺、百货商场遥相呼应,南洋商人、西洋商人、内陆商人在这里热络地谈着生意,茶叶、丝绸、瓷器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处。

978-7-111-46842-4-Chapter05-7.jpg

无论筼笃湖开了多少高级咖啡厅,鼓浪屿添了多少奶茶店,而开元路的饮茶生活却是一成不变的,仿佛这里真的被人施了魔法,与外面的摩登世界隔绝开来,只有斑驳的墙壁有了变化。

978-7-111-46842-4-Chapter05-8.jpg

热闹的街上是民间艺人的舞台,捏面人的、耍猴的、打拳的纷纷在这里落地卖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亮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养家糊口。茶桌仔遍布这里的大街小巷,从低档到高端应有尽有。一张桌几张凳是最简单的,有篱笆围墙的则是比较高档的,而最高端的则是“泗水”“中坡”“小坡”等茶馆,台上有歌女伴着海涛声唱起绵软的南方戏曲,二王街讲古场中的“讲古仙”讲着《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英雄故事,抑扬顿挫的声音牵动着观众们的心。

有钱的茶客坐在前排,泡一壶上好的茶,再点几盘可口的茶点,而没钱的人只能站在后面观看,却也自得其乐。贩卖瓜子、香烟的小贩们在座位中间蹿来蹿去,推销着自己的货物。茶桌旁羞涩的男女,则是奉父母之命来相亲的,以茶为托,边呷边聊,聊得开心便相约去附近的戏院看西洋戏。第四菜市场旁的开明戏院、大元路的金城戏院和后厅衙巷的龙山戏院上映着一幕幕活色生香的电影,厦门人第一次在这里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光影新科技,中西电影、歌仔戏、南乐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这里没有旅行书上的盛赞,也没有迎合新时代的改造。但这对这片宁静的古巷来说反而更像一种保护,保护它们不被时光侵扰,留下了老厦门人的记忆,也留下了老厦门的生活方式。

978-7-111-46842-4-Chapter05-9.jpg

978-7-111-46842-4-Chapter05-10.jpg

昔日的繁华盛景似乎还近在眼前,昔日的喧闹沸腾似乎犹在耳畔,但今日厦门最热闹的地方已绝非此处。这里没有旅行书上的盛赞,也没有迎合新时代的改造。但这对这片宁静的古巷来说反而更像一种保护,保护它们不被时光侵扰,留下了老厦门人的记忆,也留下了老厦门的生活方式。

来一次开元路,品一壶浓茶,逛一次菜市场,当一回厦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