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第
2025年10月13日
大夫第
该建筑原为同安人黄旭斋住宅,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其子黄昆石官拜中宪大夫,故称为大夫第。
该建筑原为同安人黄旭斋住宅,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其子黄昆石官拜中宪大夫,故称为大夫第。该建筑有近200年的历史,是鼓浪屿现存最早的民居。大夫第为闽南二落燕尾式四合院民居建筑,主房为四合院,两侧有护厝,左右拼接。建筑立面用实心砖或空斗砖砌成图案,朴实无华。建筑屋脊为燕尾式,内部透雕秀美花饰,绚丽多彩,充分体现了闽南民居建筑的传统艺术。黄昆石为其七个孩子在大夫第右侧又建了四落大厝(一进叫“落”,四进房屋俗称“四落大厝”)。大夫第与四落大厝在众多的西洋建筑楼群中,显得十分突出,堪称鼓浪屿建筑的瑰宝。鸦片战争中,英军曾据此为指挥营地,如今在大夫第的石头上尚有英军刻的三角旗标志。如今,大夫第经过整修,扫去了老宅的百年浮尘,成为春风扑面的“圆洲茶庄”。
实用信息
厦门市思明区海坛路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