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一、历史沿革

清《庆阳府地图》(转引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28-29。)

环县自古为西北边陲之地,《禹贡》所记九州,环县属雍州之域。商周之际,又属古西戎(亦称玁狁、犬戎)之地。春秋及战国之初,仍为义渠戎国。秦厉公时,始伐义渠后,置义渠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环县属北地郡。西汉时,环县属朔方刺史部(时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北地郡方渠县。后汉之时,属凉州刺史部之北地郡。三国、西晋之时,没入羌胡百年有余,正史无载,缺乏资料可考。东晋十六国时,先属前赵,再属前秦、后秦、胡夏国陇东郡。北朝时,为北魏豳州地,后属西魏朔州(治地在今庆阳市庆城县)。北周时属宁州西北地郡(治地今庆城县)。隋时,改西魏之朔州置弘化郡,环县属弘德(今洪德)县。唐时,改隋弘化郡为庆州,属关内道,环县属庆州方渠县。五代,环县归岐政权达十年余。后唐时,环县为灵州方渠镇。后晋天福四年(939)五月,改升方渠镇为威州(时方渠属灵州),移治所于方渠县,并割木波、马岭二镇隶之,环县第一次由县治升为州治。周广顺二年三月,因避太祖郭威讳,改威州为环州。周世宗显德四年(957)九月,降为通远军。北宋淳化五年(994)复为环州,领县一,通远(即今环县),属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庆阳府。金时属庆原路之环州,领县一,即通远。元代属巩昌总帅府,仍为环州,领通远一县,至元七年(1270)县并入州。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环隶陕西布政使司庆阳府。清因之,仍属庆阳府环县。康熙八年(1669),置甘肃省,环县始从陕西省改归甘肃省,县治自元明以来,均在今环县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