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雕刻

四、雕刻

雕刻

将画好稿样的皮子用干净潮湿的毛巾或白布包住,俗称“潮皮子”,视皮子薄厚潮5~10分钟,使松软程度恰如其分。其目的是降低牛皮硬度,便于刻制。环县皮影的雕刻工艺巧妙地继承了以“镂空”为主的剪纸手法,细小花纹先用凿刀凿好,然后再用刻刀刻出其他纹样。刻线、凿眼分别在软木刻板、凿墩上进行,刻凿时,斜刀、凿子等一切工具必须执稳拿正,刀法遵循先里后外、先难后易、先繁后简,凡要去掉的待刻完后一次去掉,不要刻一点去一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图片易固定,避免在凿刻时样稿变形,刻凿的顺序为从上向下刻。刀法一般有拉刀、定刀、推皮、回转、顿挫、明刀、暗刀、凿刀打眼等,用刀讲究准、快、稳,刀路明晰。刻线条用定刀推皮法较好,即用右手将锋利的角刀插入纹样线条起点,手心稳定刀把,刀锋固定在工作台上,用左手食指、中指压住牛皮,依照纹样推转,这样刻出的线条圆润自然,而且出活较快。刻制时忌用剪刀裁剪,因为用剪刀易使纹样挤压变形,刻线呈斜面,从而使皮影工艺粗糙,在亮幕上常有一道呈深色的图案轮廓边框线,十分呆滞。雕刻毛发等细密线条称“拔丝”,一般用拉刀,要求线条匀细、流畅,繁而不乱,密而不杂。线条有实线、虚线、虚实线、暗线、绘刻线等技法。实线用虚刻镂空,去皮留线刻成,即留形体线,其余部分镂空,多用于生、旦、须生、丑的脸谱以及部分装饰图案的雕镂;虚实线,是沿形体实线的两侧顺线,突出形体实线,显示形象的富丽堂皇,多用于皇宫、贵族、姬妃、仕女的服饰及衬景、道具等;暗线,为实用线,只需将斜刀顺形体线划过即可,多用于影人的着力点,如脖颈、手腕、腰端等处;绘刻线,是以笔墨代替刀纹,多用于皮影的装饰,如衣物的飘带、小道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