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庙会
2025年09月10日
第三节 庙会
自古以来,“戏台与庙宇共生,戏曲与祭神同舞”,这句话对于环县皮影戏的过去乃至当前的演出现状来讲,再恰当不过了。故而,要了解环县皮影戏及其演出习俗,必须了解环县影戏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庙会。
所谓庙会,就是因庙而形成的具有一定仪式等特定内容的聚会。庙会不仅有信仰、有寄托、有期盼,更是娱乐聚会的好地方。长期以来,广大农民群众的娱乐活动极其贫乏,在农闲时间,群众自发组织,以娱神为号召力来筹办庙会。“庙会的实质在于民间信仰,其核心在于神灵的供奉。它可以是一种很大规模的群体的信仰活动,也可以是一个村庄、一个家族的信仰活动;所有的娱乐都是围绕某种信仰活动的具体展开而进行的……庙会的历史,其实就是民间信仰的历史。”[15]民间艺术是民俗活动的形象物质载体,源于道教文化的环县道情皮影,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图腾信仰、巫术祭礼等当地民俗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庙会活动是环县道情皮影戏所参与的民俗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而诸如过关、还愿等其他民俗活动也大多是在庙会活动中进行的。乡间的庙会活动,很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庙会演出,他是整个庙会活动的中心活动,正所谓“无戏不成会”。日间,随着庙会木偶戏的演出开始,庙会上的生意摊、人流渐渐多了起来,直至深夜皮影戏演出结束,一天的庙会活动也就结束了。近三十年以来,由于电视、电影等娱乐活动的普及,庙会演出不如从前兴旺,但庙宇却成为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空间和传统文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