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四:解决之道

实例四:解决之道

(摘录自2009年6月3日至4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成功法则”课程)

海灵格对某位女性当事人说:“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当事人说:“商务企业。”

海灵格说:“有多少个员工?”

当事人说:“约有120个。”

海灵格说:“所以你的问题是什么?”

当事人说:“我没有什么特定的问题。大致来说,一切都很正常。”

海灵格说:“这个企业做得成功吗?”

当事人说:“是的,相当成功。”

海灵格说:“这个企业的所有者是谁?”

当事人说:“有三个做决策的企业主。”

海灵格说:“企业主之间相处得如何?”

当事人说:“很好。”

海灵格说:“这个企业是谁创立的?”

当事人说:“我和另一位企业主。之后第三位企业主带着他的公司加入了我们。”

海灵格说:“第三位是怎么加入的?”

当事人说:“他为这企业带来了新方向,增加了企业未来在拓展生意方面的选择。”

海灵格说:“你们是怎么分配盈利的?”

当事人说:“依比例分配。如果是我们一起完成的项目,我们就会平均分配。”

海灵格说:“平均分配?”

当事人说:“不是,不是那样。”

海灵格说:“所以是怎样分配的呢?”

当事人说:“38∶38∶24的比例。”

海灵格说:“谁拿那个24%?”

当事人说:“第三个企业主。”

海灵格说:“好。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就不用寻找解决方案。但我可以看一下,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吗?”

当事人说:“你说过,这也会跟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有关。现在一切都好,但我想知道我的企业未来会怎么发展。”

海灵格说:“我会从一些细节开始。我们会从细节里得知一些事情。第二位企业主是女性吗?”

当事人说:“其他两位企业主都是男性。”

海灵格说:“我会排列企业主之间的关系。你熟悉家庭系统排列吗?”

当事人说:“是的,我熟悉。我曾参加过去年的工作坊。”

海灵格说:“那我请代表们来做会比较好。这样你只要观看就可以了。好吗?”

当事人说:“好。”

海灵格选出一位女士和两位男士来代表企业主,并安排他们站成三角形面对着彼此,在他们之间留有很大的距离。接着他又选了一位女士代表企业,并安排她站在他们前方有点远的位置上。

海灵格对代表们说:“注意自身的感觉并让自己被这种感觉牵引,就像受到内在的牵引那样。我们会借此得到重要讯息。”

第三位企业主的代表马上转向企业的代表,而企业的代表走到旁边看着其他两位企业主的代表。然后企业的代表又退回去,转向与企业主的代表们所在之处相反的方向。

第二位企业主的代表想站在企业的代表身边,但是企业的代表远离他并面对第三位企业主的代表站着。

第一位企业主的代表,即那位女性企业主代表,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离其他人很远。

海灵格对当事人说:“企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当事人说:“我们一起赚的。”

海灵格说:“你跟第二位企业主有家庭或婚姻方面的关系吗?”

当事人说:“没有。”

海灵格说:“未来会在谁那边呢?我们看到它在第三位企业主那边,而你退出了。”

接着,海灵格对团体的参与者们说:“我们在几分钟之内就观察到了这个企业的基本移动。”

他对企业的代表说:“当第二位企业主站在你身后时,你感觉如何?”

企业的代表说:“当他靠近我时,我觉得自己的手臂非常沉重。”

海灵格说:“沉重是什么意思?舒适还是不舒适?”

企业的代表说:“不舒适,有压力。我的手臂不太舒服。”

第三位企业主的代表向前走,经过企业的代表,并向下注视着地面。第一位企业主的代表走向企业的代表,企业的代表也转向她。过了一会儿,第三位企业主的代表将视线越过企业的代表,看向远方。

海灵格说:“我还需要一位女士。”

海灵格选出一位女士来代表第三位企业主带进合资企业的公司,并安排她站在第三位企业主代表的左边稍远的位置上,远离其他代表。第三位企业主的代表走向她,她站在第三位企业主代表的后面并拥抱他。

海灵格安排第三位企业主的代表转身面对这位公司的代表,他们面对面地站着,握着手。

海灵格对合资企业的代表说:“你现在觉得如何?比较好还是比较不好?”

合资企业的代表说:“比较好。”

海灵格对第二位企业主的代表说:“你觉得怎么样?”

第二位企业主的代表说:“也好一些了。”

海灵格对第一位企业主的代表说:“那你呢?”

第一位企业主的代表说:“不错。”

海灵格对当事人说:“这次合并不是个好的做法。合并有风险。你们可以一起努力,但是不要合并成一个企业。你们各自的企业都必须保持独立。这样可以吗?”

当事人说:“可以。”

海灵格说:“不需要继续排列了。”

接着,他对代表们说:“谢谢你们。”

众人鼓掌。

海灵格对团体的参与者们说:“大型企业的未来为许多家庭的生计提供保障,而这未来仰赖着我们对于此时显露的特定法则的了解。”

接着,他对当事人说:“你很幸运,事情并没走到那一步。像这样的话,企业会有好的发展。”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些问题。最后加入的人获得了领导地位,他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其他两位被赶到旁边并失去了力量。但是现在,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有自己的力量,这样就可以相互合作了。这就是解决之道。”

“你们的员工在合并后表现得如何?变得更好了还是更差了?他们对于企业的归属感有增加或减少吗?员工忠诚于企业,他们以企业为中心形成一种场域。在你的企业里,他们对你们这两个企业主是忠心的,并以你们为中心形成一种场域。如果你们保持独立,他们会更有动力。另一个企业的员工也是如此,他们若留在原来的企业里会更有动力。这里的解决之道就是,合作但不合并。那样的话,秩序就是完整的。这样做你会省去很多麻烦。这样可以吗?”

当事人说:“可以。”

海灵格说:“祝你一切顺利。”[1]

【注释】

[1]关于此项主题更进一步的实例,请参考本书中的以下内容:“实例二:遗产,要还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