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二:遗产,要还是不要?
(摘录自2008年8月19、20日在巴西库里提巴市的课程)
海灵格说:“在这里,还有其他人想要做决定吗?”
某位男士举手并坐到海灵格旁边。
海灵格说:“是关于什么事的决定呢?”
当事人说:“关于家族的财产。我的父母在十八年前离婚了。后来我的父亲再婚,并对其原有的夫妻财产进行了分割,这是因为在他接收到的遗产中有一部分来自他前妻的父亲。所以……”
海灵格说:“说了这么多,但是没有能够做的。”
接着,海灵格对当事人说:“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谁想要什么?”
当事人又说了很多,并且持续地说,但没有重点。
海灵格说:“谁想要什么?”
当事人继续说了很多话,但还是没有重点。
海灵格说:“谁想要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当人们说很多话时,我不需要知道他们在讲什么,我知道他们正在隐瞒某些事情。”
接着,他对团体的参与者们说:“对于遗产,我要说的是‘没有人值得拥有遗产’!那些期待遗产的人是在等待他人的死亡。”
海灵格对当事人说:“在争遗产的是哪些人?”
当事人说:“我父亲在第一段婚姻中的四个孩子以及在第二段婚姻中的一个孩子。”
海灵格说:“遗产是来自谁的?是父亲的还是母亲的?”
当事人说:“你的意思是什么呢?我相信这是他们俩的共同财产。”
海灵格说:“是谁留下的遗产?你是第一段婚姻中的孩子还是第二段婚姻中的孩子?”
当事人说:“第一段。”
海灵格说:“这里面有秘密,非常明显。但我会讲一些关于遗产的事情。
“一位男士结婚,并与妻子生下了孩子。后来他再婚,也跟第二任妻子有了小孩。那么在这个人去世后,其遗产应该如何分配的确是个问题。
“通常,第二任妻子会要求接收遗产,第二段婚姻中的孩子也会要求分一杯羹。这是通常的状况。第一段婚姻中的孩子常被排除在外。
“但这样做会为第二任妻子与第二段婚姻中的孩子带来可怕的后果。后果相当可怕——我刚才已经说了——而且会祸延数代。
“我曾在著名的德国作家索玛斯·曼(Thomas Mann)的家族中追溯出这种例子。某位女性在撰写关于她的著作时,请我以系统化的眼光来审视她的家族历史。
“在索玛斯·曼的家族里,许多悲剧都源自一件事情,即索玛斯·曼的祖父没有给他在第一段婚姻中的孩子们任何东西,反而把一切都给了他在第二段婚姻中的孩子。
“所以,这里的阶级序位相当重要。第一任妻子与第一段婚姻中的孩子被排在前面。当第二任妻子以损耗他人的方式分配其丈夫的遗产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不去继承任何财物。每份遗产都带着重担,有时也会附带责任。例如,当某人继承了一间公司时,他就有了责任。也就是说那些事物是为了要延续下去而被交给继承人的。
“常见的情形是,继承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对遗产抱持着期待与接受的态度,而这就是关键所在。当某份遗产是为了让它能侍奉生命而被接收的时候,它就是完美的遗产。
“我也看到过,那些争夺遗产的人通常比较关心遗产,而不是自己孩子的生命。他们把全部的焦点都放在遗产那里,他们是以自己孩子的生命来换取遗产。
“所以,不碰任何遗产通常是最好的选择!我们为自己赚取的一切是我们真正应得的,它们会留下来。我就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