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酥

雪花酥

来源:《吴氏中馈录》

用炒面和以油并加糖揉和成面团,擀切成块而成。雪花酥,自宋代始即流行于世,直至明、清时期,饮食市场上亦有制售经营。历代烹饪古籍如宋《吴氏中馈录》、明高濂《饮馔服食笺》以及清代《调鼎集》等食书中均有记载。

宋代雪花酥的传统制作法,一直沿传至清代。而近代的配料和制法较往昔大有改进,一般主料仍用面粉。但在四川还制售一种雪花酥,主料是利用精制米粉,掺和白糖、饴糖、精猪板油,采用近代技术精制而成,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是老人、儿童最理想的食品。

制作方法

油下小锅化开,滤过,将炒面随手下,搅匀,不稀不稠,掇离火。洒白糖末,下在炒面内,搅匀,和成一处。上案,擀开,切成象眼。

炒面不能炒黄,猪油下锅不能太热,油温40摄氏度左右,将炒好的炒面下油锅内搅拌均匀,随后掺入白糖,搅和成面团。再将搅和均匀的面团放在案子上,摊成一厘米左右厚的长方形面片,撒上白糖,用手按平,或者用擀面杖擀平切成块儿即可。特点是色白如雪、松酥,味道香甜,入口融化,需要冷藏才可以避免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