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子骨头
2025年10月13日
炙子骨头
来源:《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炙子骨头是一道北宋宫廷肴馔,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天宁节(宋徽宗生日)群臣给徽宗祝寿的御宴上,炙子骨头是第二盏酒的下酒菜。到了南宋时期已成为肆食名品。在元、明时期的烹饪著作《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多能鄙事》上,都详细地记录了烹制方法,后来经庖厨几经改进,更加完美。
此菜为宫廷菜,保持着执骨而食的古老食法,粗犷而质朴。肉排色泽红润、外微焦、肉香嫩,一经入口芳香盈齿,肉香醇之真味盎然临舌,最解老饕之馋瘾,因而成为历千年而不废的佳品。
制作方法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载骨炙[44]制法是:“带皮羊肋,每枝截两段,用硇砂[45]末一稔[46],沸汤浸,放温,蘸炙,急翻勿令熟。再蘸再炙。如此三次。好酒略浸[47],上铲一翻,便可食。凡猪羊脊膂[48]、獐兔精肉,用羊脂包炙之。”制作时选肉质肥嫩、肋骨细小的羊肋十二根,约一千克。取肋骨时,需从腰窝处数起,每扇肋骨只取六到八根,肋骨上要带肥瘦肉二厘米。将每根肋骨从中间截开,成为十二块肋骨肉入盆内。葱白切成段;姜块用力拍裂,连同花椒、精盐、黄酒、白糖一起拌入羊肋,腌制一小时。将木炭炉点燃,放上烤架,待木炭不冒烟时,把腌好的肋肉放炉子上炙烤,并不断刷上用醋和绍酒调成的汁,至肋肉烤透,色泽红润时装入盘中,骨柄向外。食用时配净生菜、甜面酱、葱段。成品菜色泽红润,鲜嫩滑美,焦香浓郁,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