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上海地区老龄化日益加剧,而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上海市神经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于2014年10月发布了《上海脑梗死急救医院地图》,随着市中心居民外迁,为了更好地建立脑卒中院前1小时救治圈,于2017年10月再次发布《上海市脑卒中急救地图》,主要以11家市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和25家区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为主,将脑卒中救治圈从市中心铺展到周边郊区。上海也成为国内最早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的城市。第三版《上海市脑卒中急救地图》于2019年5月29日发布。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推动下,原本分布不均的医疗资源和各级医疗机构,逐步得到更为规范、更为具体的专业指南和规范的引领,使得上海地区的卒中服务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加强以专业和病种为基础的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建设,通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不同级别、不同体制、不同医疗配置下的医院在同种疾病诊疗水平上达成同质化,需要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长期持续的努力。
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及国家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市神经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建立了上海市神经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专家组,依托上海市各级卒中中心的配合协作,自2013年率先建立了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网络,通过市级脑卒中救治中心的院内组织化协调及院外救治能力的辐射,上海市率先建立了以脑卒中救治为标杆的神经内科临床质量控制协作网络,通过数年的医疗质量评价及持续的质量改进,上海市脑卒中救治能力综合评价在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在国家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报告中遥遥领先,成为国内神经内科医疗质量的体系建设和病种的质量改进工作的“排头兵”。且从2016年起连续三年出版了国内唯一的省级质控单病种白皮书,引起了国家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以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其他专业质控中心的积极反响。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我们更加认识到不论是公共卫生的防控体系,还是慢病管理的防控体系,其建立和维护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使命。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神经内科质控中心总结2019年这一年来的工作,并继续出版此部省级单病种质控报告,使用的数据仅以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网络上报数据为主,尚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上海地区神经内科专业医疗质量的现状全貌。报告中若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