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本书稿从撰写伊始到最终出版,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指导和鼓励。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恩师杨信彰教授。从一开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纲的拟定和修改、框架结构的确立,到成稿后的仔细阅读和修改,都凝聚着杨老师极大的心血。在得知本书即将出版时,杨老师对我的写作予以充分的肯定和中肯的建议,也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这对我今后的人生和学术研究都是莫大的鼓舞。同时我还要感谢我在悉尼大学的导师J.R.Martin教授,他从我开始书稿撰写时就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和建议。他是学术上的楷模,与他进行学术交流是精神上的盛宴。

我还要感谢在求学阶段遇到的所有老师,我有幸聆听了他们的课程和讲座,被他们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所折服。另外在我初入职后,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陈家旭教授和浙江财经大学管春林教授给予我很多鼓励和帮助,江西高教出版社吴文怡、郭秋菊和衷昊编辑也给予了我很大帮助,再次谨向他们表示我诚挚的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国家基金委在我赴悉尼大学学习时给予的大力赞助,以及“2017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及“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的资助。

最后,我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家人,我的父母和我的先生。感谢父母的无私奉献和关爱,感谢先生给予我的贴心照顾和理解,因为他们我才能顺利完成博士学业和书稿的撰写,因为他们我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