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作品的高概念化,与角色目标的设计
当下的好莱坞动画影视作品往往都具备高概念化的特征,动画角色不仅仅是根据故事的情节做出动作和反应,从而完成一个故事,而是角色的整体的设计、角色在具体场景中的运动以及反应都应该与故事的整体概念和主题息息相关,而概念和主题往往决定角色本身的目标。
《超能陆战队》这部动画电影所探讨的概念是“我们如何面对和战胜失去亲人的伤痛”。这一概念最终决定了动画中所有人物的设计和情节安排。为了说明和探讨这一主题,从戏剧矛盾的角度设计了一对对立的论点人物。
也正是在这个概念基础之上,跟原著漫画改变最大的就是机器人“大白”的设定。原版漫画为了体现其视觉刺激,小宏与大白是科学少年和铁甲巨型机器的组合,大白是按照美式暴力美学的肌肉战斗机器的形象设计。但改编成电影后,经验丰富的导演为了与新的概念相融合,将“大白”由机甲战士改编成为了人工智能的胖胖萌萌的治愈系机器人。增加了全剧的喜感和移情的功效,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功和价值。

小宏和卡拉翰教授,两人同样失去了亲人,一个最终选择原谅和拯救,一个选择破坏和报复。戏剧矛盾就在这两个角色之间展开直到结尾。
当然我们回看剖析每一部成功的商业动画电影,都会在其中找到最核心的概念和主题。人物的目标与阻碍的设计都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而反面角色以及次要角色的设计都对阐明概念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进行基础的人物设定后,便是对人物的性格、遭遇、能力等运用类似即兴戏剧的联想方法进行创作,但联想往往是失控的,或者往往目标没有办法完全的统一。与自发性的且失控的联想创造相平衡的,便是主创人员在开放的接纳的氛围中创作,在概念和主题的标准下选择创意,既保护了创作的自发性,又保证了创作的效率和作品风格调性的整体感。

原著漫画中的“大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机械战士,甚至是一个变形的怪物,浑身绿色,很成人化的可怖形象。

经过迪斯尼的改造,变得更加友好可爱,适合于全年龄“合家欢”作品。也符合迪斯尼一贯的圆润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