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每年公历的8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天气将由炎热转向凉爽。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我国古时平气法划分的节气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时节,是季节转化的时期,天气变化无常,刚从酷热的盛夏走入凉爽的秋天,要掌握好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按照秋季养生“收、养”的原则,处暑时节人们应该注意收敛神气,以利于气机通畅、气血调和,养护好情志。建议每天到太阳底下接受一定时间的日光照晒,阴雨天之时要保持室内光线明亮。或者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做一些简单的锻炼。总之,充足的光线以及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调动人的情绪,增强神经的兴奋性,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早睡早起,舒缓形体。保证良好的睡眠,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