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标志。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之后,气温下降速度极快,民间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之所以“寒露脚不露”是因为寒从足生。人的两脚离心脏最远,因而血液供应较弱,而人的足位,脂肪层薄,保温性差,一旦受凉,就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因而寒露时节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柿子、提子等水果。深秋时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