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新发现

探月新发现

1994年1月25日美国“克莱门汀”号无人驾驶宇宙飞船对月球进行了详尽的地貌测绘,并对其矿物构成和引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阿波罗”飞船登月以来最新的探测数据。

其一、与早先月球在30亿年间未有重大变化的观点相反,“克莱门汀—1”号在围绕月球飞行71天中获得的数据表明,月球南极地区一处盆地内在较近时期内还有过熔岩流动的现象,故月球上最近的火山活动在10亿年前。

其二、飞船以11种可见光线和红外线对月球表面进行的探测显示,月球“地壳”的厚度以及“地表”的硬度差别极大。在其最深谷地所处的南极地区,盆地的周围也点缀着多个高峰,或许只有一个以极小角度撞击月球的庞大天体才能形成如此大反差的地貌。

其三、靠近月球南极有一处巨大的深陷凹地,与月球的自转轴线成一小角度,在凹地边缘的阴影下常年能够躲避阳光的照射。在此环境下,即使液态水在月球上无法存在,以冰的形式存在的固态水也有可能在低温条件下逐个分子地积累起来。

其四、月球上一处环形山非常年轻,其边缘尘土才开始转成红色,或许是1178年7月18日英国8位教士记录到月球泛起耀眼火光、剧烈颤动之后留下的痕迹。科学家猜测,这一发生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景观是一颗小行星或彗星撞击月球的结果。

其五、正象早先观测得到的结果那样,月球上确实有着一处巨大的环形山,其跨度相当于美国东海岸至接近西海岸的落基山脉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