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起源趣闻

地球起源趣闻

地球的形成来处,自古至今,众说纷纭。随着科学的发展,地球的起源,在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学说中得到解答。长期以来,人们只能通过宇宙中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对地球的起源作种种科学的推想和假说。现在看来,太阳系演化理论中的星云说,能比较合理解释地球的起源之谜。

最早提出太阳系起源于星云论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1755年提出)和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96年提出)。

康德认为:原始星云中的气本和尘埃这些基本微粒,由于引力的作用,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了团块。最大的团块以后形成了太阳,其他的团块形成了行星。形成行星的团块在环绕太阳运转的时候,它周围的微粒被它吸引,倒落到他的上面,从而推动行星团块自转,而使行星的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致。

拉普拉斯认为原始的星云物质是炽热的气体,由于冷却收缩而自转。自转加快时,离心力增大,星云物质逐渐变成扁平的环,离心力超过引力时,圆环随即分离成一个个扁平的环,圆环由于物质分布不均匀而进一步收缩成为行星,中心部分就形成太阳。

地球的形成,根据星云理论,地球的原星体大约比现在重500倍,直径大约是现在的2000倍,由于重力的差异,重元素沉入内部,形成厚而重的核心,周围是轻的物质。当太阳收缩到内部产生核反应时,太阳产热、发光、辐射出大量粒子,这些粒子扫射到地球的表面时,把地球表面的较轻物质“赶跑”。于是,地球就剩下那些密大的,基本上都是固态的物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