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来自两个半球

云南地来自两个半球

在距今8亿—6亿年前的震旦纪时期,在地球南半球上存在着一个稳定的联合古陆,称为冈瓦那古陆。这时,北半球上则是一块块古陆散布在太平洋上。到了距今约2亿年前的晚古生代时期,北半球开始联合,形成统一的芬亚古陆。冈瓦那古陆和芬亚古陆除局部地方相连外,中间为狭长的东西向的古特提斯海分隔。

八十年代初,云南省地质科研所科技人员在耿马小新寨首次发现了冈瓦那古陆的原生动物即苔藓虫、瓦刚贝和粗助贝化石。后来,又在澜沧江以西的保山、施甸等地相继发现了指示冈瓦那古陆的珊瑚、腕足类、蜓类等海洋动物化石和典型的冈瓦那植物舌羊齿化石。

在澜沧江地带,地质学家观测到地层挤压破碎的痕迹,找到了代表板块碰撞活动的蛇绿混寻岩、岛弧火山岩等,说明澜沧江地带是古特提斯海消亡的地区。

因此,地质学家认为,云南澜沧江以西地区在晚古生代时处于南半球的冈瓦那古陆,澜沧在以东地区则一直处于北半球的芬亚古陆。

《羊城晚报》1996.12.5